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2015-10-22 09:19:29 作者:王崇顺 武小宝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10月19日,记者在小杨营乡杨岗村看到,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村后的60余亩莲菜长势喜人。村支部书记杨恩才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和‘到户增收’两个项目,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60多亩莲菜由村里统一种植,让村里的贫困群众参与田间管理,村里给他们发放‘劳务费’,鼓励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

    杨岗村“雨露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每年春秋两季都会邀请市里的农业专家,为群众集中进行为期一周的农业技术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农业知识,以此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技能。

    在白牛镇单桥村,记者看到,16座各长110米的蔬菜大棚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大棚里的黄瓜和苦瓜幼苗长势良好。

    “再过40天左右,黄瓜就能上市了,黄瓜收完20天左右,中间套种的苦瓜也能紧跟着上市。”单桥村支部书记单东方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为保证蔬菜品质,菜苗全部都是从山东购买的优质品种,现在城里的各大超市,以及周边新野、南阳等地的超市,已经和我们签订了供应合同,根本不愁卖。”

    记者了解到,单桥村的这16座蔬菜大棚属于市扶贫开发“到户增收”项目,财政补助20万元,群众自筹170万元,由单桥村50户贫困户共同参与实施,仅此一项,可为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桑庄镇新华村位于桑庄镇南1.5公里处,全村人口40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66户,贫困人口73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8%。自2014年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以来,村里的道路变宽了,种植结构调整了,群众的人均收入也紧跟着提高了。

    去年以来,新华村辖区的8个自然村主干道全部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生产难的问题;新修下水道2000米,建文化茶馆1个,开设连锁超市3家,建标准化卫生室1所,安装自来水602户,改建公厕2座,新打机井72眼,修桥涵16座,挖边沟2100米,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不仅是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在新华村村部后边,两座各长约100米、宽10米的8个冷库呈现在记者眼前,冷库东边和南边的近千亩毛豆、西兰花郁郁葱葱。

    “结合市里的‘到户增收’项目,村里成立了农业种植合作社,让贫困户都来参与种植,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村支部书记鲁金胜,指着不远处的两座冷库向记者介绍说,“洋葱和白菜大量上市的时候,贮存到冷库,等价格回升的时候卖掉,一年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3000―5000元。”

    此外,穰东镇牛庄村的辣椒、芥菜种植项目,直接扶持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构林镇后张村肉羊养殖项目,使贫困户每年增收2400元左右;张楼乡谷楼村把桂花、紫薇等花木产品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点,以小订单销售与种植户协议收购的方式发展种植,降低了市场风险,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扶持贫困人口233人,辐射带动200余户,人均预期增收可达4000元以上……

    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2015年,中央、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1053万元,计划实施8个贫困村推进项目,财政资金560万元,完成“雨露计划”培训任务3000人,财政资金223万元;实施3个科技扶贫项目,财政扶贫90万元,9个到户增收项目,财政资金180万元。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到户增收、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等项目达到脱贫10290人的目标。

    在精准扶贫方面,我市成立了结对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村实施结对帮扶,参与驻贫困村干部428人。

    今年9月,我市选派97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中的“领头羊”作用,建立“驻村书记当代表,选派单位作后盾,乡镇党委为主体,市直部门齐帮扶”的工作机制。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对贫困村的帮扶计划,在做好进村入户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

    刚刚派驻到夏集乡白塔村的市质监局干部王峰,驻村第一天就带着笔记本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掌握村里的实际情况。记者在他的笔记本上清楚地看到诸如“筹建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发展高效观光农业”等10余项工作计划。

    据悉,2015年,我市计划对7乡镇的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分别为白牛镇庄子村、夏集乡小耿营村、张楼乡文营村、龙堰乡陈桥村和高河村、穰东镇牛庄村、裴营乡玉皇村。目前项目已完成对以上各村的规划设计工作,进入项目招投标等工作阶段。今年全市“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3000人,截至9月底,实用技术培训已完成1550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