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沃野起欢歌――我市秋季农业生产见闻

2015-10-19 09:10:29 作者:郑 雪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铁牛欢唱,马达轰鸣。金秋时节,漫步在一望无垠的广阔田野,一幅热火朝天的秋季农业生产图画跃入眼帘:沉甸甸的高粱穗子红着脸低下了头,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躲藏在一片片黄色的“纱帐”里。微风吹来,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为勤劳的农民歌唱。远处机声隆隆,一台台玉米联合收获机穿梭于田间地头,将秸秆粉碎还田,成为三秋的生产主力军;农用车、架子车,一切能用上的工具全都出动了,满载着粮食晃晃悠悠地行进在回家的路上;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听到的是农民对丰收的畅想,城乡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人景象。

        机械助力 农民秋收乐开花

    近日,记者走进湍河街道赵庄村,只见一台红色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正在玉米地里“轰隆隆”前进,快速地“吞噬”着一行行玉米,紧接着经机器摘穗、剥皮后的金黄色玉米自动进入储粮仓里。地头处,金灿灿的玉米满地打着滚,堆成小山的玉米垛惹来了叽叽喳喳的雀儿。

    “瞧,这玉米棒子长得又大又密!今年俺家的玉米亩产至少有1200斤,比去年多收300斤呢。”村民刘文尧喜滋滋地说,“往年收玉米真作难,找亲戚朋友3、4个人帮忙,差不多得5、6天,现在机收,既轻松又省钱。”

    刘文尧今年种植了20亩玉米,短短3个小时,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就将玉米收得干干净净。往年每到玉米收获季节,全家总动员,掰棒、砍秆、打茬、拖运,一连忙活好几天。现在,机械代替人力,一次完成玉米摘穗、秸秆还田,农民只在地头等着装车即可,又快又方便。

    “收割机就是快,省时省事。”村民刘大爷看着收割机“吃”进去的是玉米杆,“吐”出来的是金黄色的玉米粒和粉碎的秸秆时,露出惊喜的神情,“我的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秋收不用回来,花点钱就能全部搞定,真是种田打工两不误。”

    据了解,今年,我市农机部门专程到外省考察引进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又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作为补贴重点,秋收前就组织市、乡农机技术人员,指导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对生产的作业机具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和保养,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现场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培训,充分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据统计,今秋全市出动秸秆还田机1126台,玉米收获机320台,花生收获机311台,分布在全市各个乡镇,成了秋收的主力军。

    秸秆贮藏 畜禽越冬无忧愁

    记者来到裴营乡富路养殖专业合作社内,眼前一派繁忙的景象:运送玉米秸秆的车辆往来穿梭,大型玉米秸秆铡草机“吞”进一捆捆玉米秸秆,“吐”出一片片碎化饲料,十几个来自周边村社的务工村民正忙着将鲜嫩的玉米秸秆送到铡草机履带上,青贮池里,被碎化的饲草堆积成一座座小山……

    “这些秸秆收来后,先用机器粉碎,再进行无氧发酵贮存起来,能给牛越冬提供可靠的饲料保障。”养牛场负责人赵福禄说,“以往越冬给牛吃的,主要是从外地高价买来的干草,牛还不爱吃。最发愁的就是遇到连阴雨天,牧草往往会发霉坏掉……”赵福禄回忆起以前的艰难经历,叹息不已。

    赵福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牛一年四季能吃掉4亩地的秸秆,1000头牛就可以消化掉4000亩地的秸秆。他的养牛场里建有高标准氨化池13个,每年能转化7000吨秸秆,氨化后的秸秆气味芬芳,营养丰富,是牛最喜欢的饲料。

    近年来,随着禁烧政策的深入推进,让以前看似一钱不值的秸秆也变得“受宠起来”。我市各家畜牧专业合作社、养殖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的“绿色环保、循环养殖”号召,在农作物收获时机,把农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直接喂养牛、羊等牲畜,并通过“养畜、沼气、肥料、种植、养畜”的方式,形成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在保护环境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不但实现了农业生产废料的循环利用,还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抢墒播种 来年增收打基础

    农谚中有“霜降播种,立冬见苗”的说法。秋冬小麦的播种要在霜降前全部结束,这样才能确保在立冬时节,出全苗、出齐苗、出壮苗。

    在赵集镇堤南高村,一块刚刚收获完玉米的农田里,两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机械正在农田里忙碌着,农机推广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拖拉机驶过的地方,起垄、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性完成,不到15分钟,一亩地就完工了,引起周边观摩的村民阵阵惊叹。

    承包该片农田的种植大户――高书奎喜滋滋地说道:“往年,用普通的小麦免耕条播机播种,再加上施肥等工序,一亩地要耗时一个多小时;这两年,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我们村买了两台大中型拖拉机以及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比市场价节省了近5万元。”

    眼下,正值秋播秋种的大好时节,我市农机部门投入各类拖拉机6万多台,小麦播种机3.1万台、旋耕机3万台,忙碌在各个村的田间地头,农民们抢抓时机,播撒麦种。同时,为了帮助农民搞好秋播秋种,我市农业部门组织了农业技术人员及时下村指导,他们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纷纷深入到秋播秋种第一线,面对面、手把手现场指导,为农民提供播种技巧、测土知识、农机使用等方面的服务,全力保障秋播秋种。

    “现在国家对我们农民太照顾了,不收农业税了,还给良种补贴,农村生活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高杰信心十足地说。

    在这个收获和播种的季节里,万顷良田上一派喜人的景象,穿梭着拉运粮食的车辆、翻耕播种的机械、配发良种的村干部、指导三秋生产的乡镇干部、脸上绽放着丰收喜悦的农民群众……这一幕幕的场景奏出了一曲和谐的乐章,彰显的是又一个美好的年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