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化惠民带来城乡面貌大改观

2015-10-12 08:45:54 作者:盛志国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你看现在我不仅会打字,也会找新闻看了!信息超市真好……”近日,记者在我市白牛镇白东村看到,该村许多上了岁数的农民正在村农家书屋,上网了解市场信息,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据了解,这个书屋拥有15台电脑、千余本科技书籍以及电视、投影仪等设备,群众来这里除了上网“冲浪”外,还能从书本、电视上收看农业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等课程。平均每天要接待群众30位左右,节假日时人更多。

    眼下,我市的600余家农家书屋成了农民学习和娱乐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群众把这里当成了致富的“高参”,掀起了竞相开展靠科技致富的热潮。这是我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为农村带来新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民生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民生文化惠民服务活动。先后斥资2.1亿元,引导群众建起文化茶馆1200多个。文化茶馆内设立图书室、多媒体室、文体活动室等,统一配置了DVD机、电视机、投影仪、棋牌等设备,建设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接收点,免费对农民开放。早在2009年,我市就把有线电视“村村通”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采取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筹建乡镇网络分公司,使全市每个村都通上了有线电视。同时,号召单位、企业捐款20万元,由广电部门统一代购小音箱1000余台,安装至全市各村。争取资金1200多万元,新建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8个乡镇文化广场,建设拥有三室一舞台的文化大院186个、文化信息基层服务点500余个;争取资金800余万元建成农家书屋591个,购置图书1500册、报刊30种,基本实现每个村一个农家书屋。投资10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了村级远程教育播放室,配置电脑、投影仪等远程教育设备,建立农村信息超市。

    此外,我市还加大文化活动的资金、物力投入力度,积极扶持近300个文化活动团体不断壮大发展,大力培养城乡文化骨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在全市城乡开展节庆、赛事、阵地及广场等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广场文化活动,观众达40多万人次。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大赛360人次,获国家级奖项12个,省级26个,南阳市级57个。同时,积极开展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极大地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整合农业、科技、蔬菜、畜牧、农机、文化旅游等部门,举办各类科技文化、实用技术培训1500余期,参培农户达11万人次,培育农民“土专家”1000余名,有8万多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4.8万农民获“绿色证书”,增强了致富能力。

    全方位、多种样式的民生文化,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展现自我、自我教育的机会。每天傍晚,村民都会聚集到村里的文体活动场所,姑娘、大婶们伴着音乐翩翩跳起健身舞;年轻小伙打打篮球、上网冲浪;小孩、大爷们则在健身器材上舒活筋骨……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不断完善,我市百万群众自发开展的文体娱乐活动比比皆是。

    如今,在民生文化的带动下,全市涌现出了学雷锋集体300多个,先进个人3万余人。文明家庭10万多户,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4600多人,1.8万多个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大户,实现了农村面貌的大变化、大改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