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新风化雨惠及民众,征纳和谐实现双赢。近年来,邓州市国税局始终把行风建设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塑造优良国税队伍的重要内容,始终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行风建设的重要标准,坚持做好思想教育、队伍管理、优质服务三篇文章,着重从内涵上创新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和纳税环境,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确保行风评议不断取得新成效,行风评议连续六年名列全市第一,促进了税收征管再上新台阶。今年1―9月全市累计完成税收收入11218万元,占年计划的77%。
做好思想教育文章,提高认识新观念
抓教育,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一是理论教育。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正确看待“手中权力”,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二是对比教育。开展“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周”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到企业参观,下工厂劳动,和企业职工比工作环境、贡献大小。三是警示教育。聘请检察院、纪检委的领导上法纪教育课,并印发相关的典型案例及忏悔录,增强干部职工抵制不正之风的免疫力。
抓领导,用模范的力量感召人。该局始终把抓好班子的廉洁自律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在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在一些对全局有影响的大事上,严于律己,规范运作,赢得了群众的好评。班子成员在行使税收执法权的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办理,从不接受企业吃请,不讲人情关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做法,在全系统起到了凝聚感染和标杆导向作用。
抓典型,以点带面推全盘。在今年的“廉洁兴税”教育月活动中,该局一名青年税干在多次拒绝纳税人说情无效的情况下,无奈之中将纳税人硬塞给他的500元礼金作为税款缴入国库,并责令该户将其余税款限期入库。该局抓住这个典型,在全局开展学习讨论争做服务标兵、廉政模范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局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做好队伍管理文章,促进行风新转变
健全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成立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挂帅,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起“一岗两责”。同时,制定了《邓州市国家税务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邓州市国税局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和《邓州市国税局执法人员公开述职述廉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做到依靠制度规范税务工作人员的言行。为确保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落到实处,并对在评议期间因组织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工作开展的,严格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如有发生“四乱”、吃拿卡要报借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对被纠风部门查处或通报、新闻媒体曝光的,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同时,把行风评议工作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强化制约机制,加强社会监督。今年,该局将聘请的20名特邀监察员进一步明确为行风政风监督员,明确职责,加强与他们的日常工作联系,采取信函、电话或登门走访等形式,听取他们对税风税纪的反映。同时,通过定期召开纳税人恳谈会、特邀监察员会议、向纳税人述职述廉会等形式,虚心接受他们对国税工作的批评和建议。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去年以来,该局组织检查组深入基层对行风情况进行暗访,并将暗访结果向全系统通报,纳入能级考核,按规定扣分扣款。并坚持一手从正面进行教育引导,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一手抓惩处,适时地给违纪者以相应处分的原则,树立正气,全局出现了有令则行、有禁必止的良好局面。
做好优质服务文章,树立国税新形象
大力推行特色服务。一是开展延时服务。为了给纳税人提供最大方便,该局提出只要有一个纳税户没有办完纳税事宜,征收人员就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要求,决不让纳税人无故再跑第二趟。二是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他们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牢固树立“宁肯自己多辛苦,不让企业办事难”的思想,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以热情和诚信,切实为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去年他们给每位税收管理员印制了联系卡,发放到纳税人手中,该卡载明了纳税人所在街道的税收管理员姓名、联系电话及举报投诉电话。明确承诺随时提供应急服务、预约服务。这项服务措施的推行,受到纳税人的普遍好评。
深入推行政务公开。紧紧围绕行风评议工作,邓州市国税局把政务公开工作和优化纳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构建“服务型”税务机关。利用电子显示屏和政务公开专栏,从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将纳税定额、违章处罚结果、停歇业,廉洁自律,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户,发票价格以及纳税服务承诺等内容全程公开,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
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该局牢固树立科学的税收经济观,正确看待税收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严格按规定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涵养税源,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感言:征纳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州市国税局从构建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入手,加强管理,规范执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落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推动税企互动,营造了公正、公平、和谐的纳税环境,提高了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纳税遵从度,构建了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靠真诚的服务架起了税企之间的“连心桥”,形成了推动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