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工业高质量发展“硬脊梁”——四论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2-04-12 10:42:54 作者:《今日邓州》评论员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市委书记、市长邓俊峰在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工业立市、以工带农,加快产业发展、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挺起邓州产业硬脊梁。

2020年以来,我市强力实施“一抓三突破”发展方略,当前,教育、城市建设已经实现突破。工业瓶颈的“突破口”也已经慢慢打开,但战线还没展开、战果还未巩固,仍处于最困难、最吃劲的关键时刻。

就我市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出代表邓州形象的“标志”产业、“地标”产业,挺起产业脊梁。纺织服装产业,要全力引进几家知名度高、品牌影响力强的大型服装生产企业,积极发展绿色印染、化纤产业类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向高端化、品牌化转型,打造真正的“百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要聚焦涡轮增压器、汽车车锁、车用电子等三大部件,引进关联项目,大力支持沃尔福汽车零部件、星光车锁等骨干企业开拓市场,倾力打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基地,全面融入“武襄十随”汽车产业带。

此外,发展生物基合成材料产业,以金碧生物为载体,抢抓全面禁塑带来的巨大机遇,帮助其迅速上设备、扩产能、引配套。新材料产业,要围绕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和下游制品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项目,努力打造全产业链新材料产业园。同时,要加快重点后备企业上市步伐,确保驰诚在主板上市,实现我市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具体来讲,一是要“提增量”,盯住大项目,培育增长点。针对我市引进的重大项目,要坚持大员上前、紧盯不放、不遗余力,用尽所有资源来推进、来落实。这些“龙头”企业,一个项目就有可能造就一条产业链,特别要发挥农业优势,加强与北京一轻集团等大企业合作,发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使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成为高端食品、保健品、医药品、化妆品。

二是要“保存量”,解难纾困,保护本土企业。企业稳则经济稳,要千方百计保护好本土企业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的困境各不相同,所需的帮助也有所差异。有的等待活水“解渴”,期待纾困政策能扩大覆盖面,有的期待职能部门精准帮扶。一个企业发展起来不容易,困难时刻施以援手,多给“一瓢水”就有可能救活。必须加大对存量企业的保护和支持,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做大做强。各级各部门要扎实开展好企业走访活动,真心实意助力企业发展,找准影响企业投资和项目落地的症结所在,加强政策宣传,强化要素保障,破除瓶颈制约,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推动企业立足本土谋新局,为我市建设丹江口库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三是“建平台”,加速开发区改革,提升承载力。开发区是招商引资的主阵地、项目建设的主战场、转型发展的主引擎。要坚持“整合、扩区、提质、升级”并举,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集聚区向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转变。要深入实施开发区“百园增效”行动,强力推动开发区聚焦主业主责、提质增效升级,确保综合实力及早进入南阳市开发区第一方阵。要在产业集群上再突破、在项目建设上再提速,用拼的勇气、闯的精神、干的劲头,努力绘就邓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