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乐精神润邓州

2021-05-21 18:26:35 作者:杨德堂 来源:
分享到:

范仲淹(989—1052年),苏州吴县人。少有大志,苦学成才,公元1015年中进士,出将入相,官至参知政事。他一生为官38年,忧国忧民,造福百姓,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北宋宰相王安石称他为“一世之师”,南宋教育家朱熹称他“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兼传教之人也。”

公元1045年,范仲淹因主持庆历新政受阻,自请知邓州。他虽然数次遭贬,但初心不改,仍坚持“救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的执政理念,在邓州重农桑、兴水利,办学校、兴教育,治贪官、保平安。并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高度概括了做人之道和为官之本,这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范仲淹在邓州这方沃土中悟出的人生哲理,邓州把它归纳为“忧乐精神”。

范仲淹“忧乐精神”结晶于邓州,故而也成就了邓州的蔚然文脉、耕读文化和忠诚品格,为后人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

范仲淹惠泽邓人,深受邓州人的尊敬和爱戴。庆历八年(1048年)春,朝廷将他调往荆南府时,邓州百姓遮使满道,请求范公留任,范公也愿留邓,后得仁宗批准,在邓又任一年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邓州,去杭州赴任。

范公离开邓州30年后,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来到邓州,有感于邓州人对范公的思念和敬仰,写下了十首诗,其中一首写到“公有一杯酒,与人同醉醒,遗民能记忆,欲语涕飘零”。

范仲淹知邓三年,除写下《岳阳楼记》,为邓州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外,还留下了很多传说故事。

体察民情。范仲淹一到邓州,便深入民间了解民风民俗和百姓疾苦,与邓州百姓同忧乐。他的“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的诗句,为我们留下了他披星戴月拜访邓州父老的感人情景。

躬亲民事。庆历六年(1046年),邓州自秋至冬数月干旱,庄稼枯黄。范仲淹忧心如焚,除带领百姓凿井修堰,引水抗旱外,还每月三次向朝廷报告旱情,争取朝廷赈灾。到初冬下了一场大雪,他高兴得像年轻人一样,与民众饮酒击筹,载歌载舞,庆祝来年丰收。

政平讼理,范仲淹在邓州,除恶扬善,政简刑清,吏畏其威,民怀其德,天下太平。他在诗中写道:“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描绘了当时邓州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

许民同乐。邓州百花洲,宋代以前就有,是邓州的一方盛景,但那个时候是官府后花园,只能是达官贵人去的地方。范仲淹知邓后,按其家乡苏州的园林风格,重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还在百花洲上建嘉赏亭、菊花台。又在附近的城头上建春风阁、文昌阁,使百花洲成为宛南盛景,经常在百花洲与百姓同乐,志书上称之为“许民同乐”。一个“许”字改变了百花洲的性质,使百花洲成了老百姓游玩的地方。

办学兴教。范仲淹每到一地都兴办学校,他主持庆历新政时,更促成仁宗诏令天下州县皆立学。知邓后创办了花洲书院,并常于公余之暇到书院执经讲学。办学的当年便出了邓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位居宰相的范纯仁、理学家张載、知开封府的韩维、提点刑狱谢景初、礼部侍郎谢景温等,都曾跟随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

范仲淹建书院,开邓州千年之文运,自范仲淹知邓至清末,邓州就孕育出了3名状元,61名进士,数十名军事将领,清末至今更是人才辈出。

诲人不欺。邓州人贾黯,是范仲淹门生,1046年考中状元后,回乡感谢恩师范仲淹,请教立身治国之道。范公对他说:“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身行之。”“不欺”的含义是不欺君、不欺民、不欺自己的良心,“不欺”二字浓缩了范公“民本理念”“忧患意识”“担当精神”的情怀。贾黯如获至宝,遂终身佩服践行,官至开封知府、御使中丞,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深浮众望。

近年来,邓州在干部群众和学生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弘扬范仲淹忧乐文化和不欺精神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学史崇德立政德,树立新时代忧乐精神,做到为政造福百姓,当官清正廉洁,干事勇于担当,做人诚信无欺,治家俭约严谨,争当人民满意公仆。

现在的邓州,中小学生人人会背《岳阳楼记》,党员干部人人熟知“先忧后乐”,个个铭记“三不欺”的教诲,人民群众人人敬仰范文正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