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应该忘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邓县(今邓州)人民响应国家“南水北调,引汉济黄”号召,在“国家给钱要干,不给钱也要干”的誓言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工具奋战六年,用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智慧乃至生命,建成了4.4公里长的引渠、陶岔渠首闸、8公里长的引丹总干渠以及下洼枢纽。工程不仅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也为2009年国家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渠首奠定了坚实基础,铸就了“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不怕牺牲”的“引丹精神”。
陶岔,作为当年引丹工程的主战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永远值得邓州人民怀念和记忆。
韩庆银,杏山旅游管理区韩营村人,陶岔渠首会战的建设者,如今已76岁,当问及当初陶岔会战时,他感触地说:“每每回想起那段艰苦岁月,回想起把生命留在工程一线的工友,心里都沉甸甸的。”
1968年冬,接到上级“南水北调,引汉济黄”的通知,邓州广大青年积极报名要求上工地。思想进步的韩庆银,更是不甘人后,不顾亲朋好友劝说,毅然加入渠首引丹会战大军。经过筛选,韩营村率先派出了28人组成的先锋连,在连长余德六、指导员韩庆海的带领下,入驻陶岔渠首工地,在杏山北坡张北冲的冰天雪地里,修茅棚、挖水井、搭灶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969年初,韩营连队人数增加至60人。在渠首工地上,韩庆银工作热情饱满,每天都比别人早起半小时,打扫卫生,帮伙房挑水烧火;收工后,收拾整理干活工具,估算当天的工作量,准备好第二天工作所需的工具,最后一个离开工地。在工作休息的间隙,他拿出大弦,即兴为工友拉上几段,消除大伙儿的疲劳。时间长了,工友们送他一个“艺术家”的称号。
1972年的春天,引渠施工进入第四个年头,随着渠道越来越深,工地上出现了第三代爬坡器,也就是利用大马力东方红拖拉机牵引拉土,为提高拉运土方的效率,民工们又发明了“飞车”,但危险性极大。
在一次飞车下滑中,韩庆银驾驶的“飞车”翻车,重拉车砸在他身上,事故造成左上臂粉碎性骨折,工友们抬着他送到最近的陶岔卫生院救治。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卫生院只是给他做了简单绑扎处理,打着吊带就出院了。休息几个月后,在韩庆银一再要求下,他又一次被派到渠首工地,但这次到工地,他被委以重任,担任了韩营连的连长。这时候的他,因为上次受伤没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左臂已经不能伸直。即使如此,他仍然坚持和工友们共同劳动,直到1974年渠首工程全面竣工。
“渠首工程是咱邓县人的心血工程,当时条件艰苦,群众勒紧裤带,竭尽全力支援前方。后来才知道,六年时间里,全县投工投料投资1.33亿元,是国家投资的2倍以上,按现价算近10亿元。当时全县18岁至30岁的35万名青年中,有20万人到陶岔渠首工地干过活,2287人因伤致残,141个民工牺牲。”韩庆银说。
谈及当年为什么坚决要到艰苦的渠首工地,韩庆银说,自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生计逃荒到湖北投奔舅舅,1964年又从湖北返回寄宿在陶岔张庄村的姐姐家。渠首工程开工后,干渠两岸的堆土越来越多,最终压塌了姐姐家的房子,姐姐家外迁,他只能回到韩营村,在生产队的帮助下盖起了两家土坯茅草房。当时22岁的他,在大队从事宣传工作,虽大字不认识几个,但却无师自通学会了拉大弦,成了宣传队的主力。正是有了宣传队的经历,让他了解到共产党打江山不易,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国家出力,要为老百姓流汗,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
在渠首工地干活,干部要带头,特别是碰到硬活难活,大伙儿都看领头的。有一年冬季,天特别冷,坑塘里都结了厚厚一层冰,在施工干渠底部有一个大水坑,不把坑里的水和淤泥排干净,就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为了赶工期,午饭后一点多钟,他带了32个人,分成两班,每班10个人担桶,6个人刮泥水,半个小时轮换一次,硬是把一塘泥水全部刮完,提前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工程工期顺利进行。
最平凡的人也最伟大,引丹工程中像韩庆银一样,平凡的数万民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邓州人的担当。
2013年12月,老渠首完成使命被爆破拆除,离老渠首800米的地方,新渠首巍然屹立,担负起新时代“一渠清水送京津”的历史重任。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今的韩营村,不仅建成了“引丹会战指挥部旧址”,还利用京邓对口协作资金并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以渠首精神展示、田园风光体验、生态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凭借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2019年12月韩营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国家级森林乡村,2021年度被确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如今,韩庆银那弯曲不能伸直的左臂,永远让后人铭记着引丹会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