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
《山海经》记载:夸父是一个崇尚蛇图腾的部落首领,他耳朵上佩戴着蛇形装饰,手中也握着蛇。有一年,他去追逐太阳,被炙热的太阳烤得饥渴难耐,就跑去喝黄河、渭河的水,把黄河、渭河的水都喝干了,还是很渴,于是就到大泽中去喝水,还没走到,就渴死了。他手中的木质权杖被遗弃在荒野之地。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权杖慢慢地发芽,并长成一棵大树。大树的种子播撒到周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形成了一片大树林,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邓林。
邓林在哪里?据《路史·国名纪四》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指邓州)。故杜佑以为禹都。”清·孙希旦《礼记集解》记载:“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邓)州,古所称邓林之险。……盖州境古多名材。”
邓州市林扒镇古称邓林,据历史学者骆立群先生考证,在几十万年以前,有一条南北向地理走线,自今邓州市十林镇赵岗、黄岗、罗岗迤南,经高集镇红崖岗,南至构林镇的柳枫岗,走线以西含临近的今内乡、西峡、淅川等地,是相连的一大片原始森林,走线以东则为湖泊沼泽地带。由于气候温暖而湿润,有大象的生存活动。
1958年5月,林扒镇排子河槽里曾发现有20万年前的古菱齿类象牙化石。
从上述记载可知,邓林就在今邓州市林扒镇一带。
“七友墟”
七友墟,又称邓墟,指舜帝与他的七个好友在邓地活动留下的遗迹,位置就在今邓州市赵集镇朱岗王村一带。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与其之前的尧及其后的禹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关于舜在邓地的活动,《路史》载:舜有善行,百姓都愿意跟随他,“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至邓之墟而百千万家。”不仅是百姓愿意跟随他,当时还有七位高洁之士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也慕名前来投奔于他。后来因为舜受尧禅让而成为部落首领,他的这七位朋友不愿为世俗纷扰,就离开了舜而隐逸他乡。舜和他的七个朋友生活过的地方就被后人称作“七友墟”或“邓墟”。
赵集镇朱岗王村一带,民国时称“舜友乡”。朱岗王村西北有一个大土丘,当地人称之为“七友墟”。丘高四丈许,方圆三四华里,丘旁有一小河,河水澄碧,溪流缓缓,堤上的野花岸柳,倒映在河水里,独有一番情致。20世纪30年代初,邓州市文化名流卢琳源、王建侯等,在村西丘旁刻立“大舜七友墟”石碑一通,并留诗四首及考证文字,现仅存诗两首:
一
迟日暖暖度前除,直到仲和二月初。
草透堤岸黄上柳,风光逗留七友墟。
二
大舜受禅七友去,万古高风莫能步。
四千年来此间老,谁过故墟题一句。
“冠军城”
邓州市张村镇有个冠军村,起初叫冠军县,是西汉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前140—前117年)的封地,当年的霍去病衣冠冢今仍在。
汉武帝时,朝廷为解除匈奴长期对中原的侵扰,多次发兵征伐匈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领军二出定襄,史称漠南之战。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自幼精于骑射,第一次随舅出征,即勇冠诸军。第二次随舅出征,霍去病为骠姚校尉,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长途奔袭,斩敌两千多人,再次功冠诸军。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食邑1600户,割穰县的卢阳乡和宛县的临駣聚置冠军县,因是霍去病的封地,亦称冠军侯国或冠军邑,都城就在今冠军村及周边一带。从此,“冠军”作为地名载入史册。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天,霍去病被封为骠骑将军,此年春天第一次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即史称的河西大战。此战获胜后,《史记》记载汉武帝又加封霍去病2000户。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发动收复河西之战。这一战,是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征,并再次大胜。春夏两战共歼敌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史记》称汉武帝再次加封霍去病5000户。
最能显示霍去病神威的事件,是同年秋天的河西受降。霍去病率军去受降时,匈奴降部中出现了反悔哗变。面对突发情势,霍去病来不及调动大军,只带领数百名亲兵,率先冲进匈奴营中,威慑浑邪王等众将,结果8000乱兵被制服,浑邪王带四万多人降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基础。汉武帝又加封霍去病1700户。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22岁的霍去病率军北进2000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大典,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大典,兵锋直逼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此役后,汉武帝又加封霍去病5800户。至此,霍去病总封邑户数,《史记》记载16100户,《汉书》为17600户。
霍去病24岁英年早逝。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赐葬在自己的茂陵旁。霍去病的封地冠军侯国为其建造了衣冠冢。
霍去病死后,由他幼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随汉武帝登封泰山,暴病死,因年幼无后,除冠军侯国,仍保留冠军县。历史上除霍去病父子外,还有东汉建武元年(25年),封执金吾贾复为冠军侯;东汉永元二年(90年),封大将军窦宪为冠军侯;东汉永和三年(138年),封公主刘成男(顺帝女)为冠军长公主。此后,以“冠军”命名的冠军县侯、冠军县男、冠军县公、冠军将军更是不计其数。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虽然在候国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曾称县、里、大队、村等,但“冠军”这个响亮的名子却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代代相传的冠军城和霍去病的故事成为造就邓州人崇军尚武、奋不顾命精神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