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书法的清旷气象

2020-12-04 16:07:30 作者:杨娴娉 来源:
分享到: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后迁居苏州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期间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从而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气度,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坐标。

家国情怀和永远抹不掉棱角的少年赤子之心,让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和浓郁的人文情怀不仅在他的诗文辞赋中绽露,在他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书法作品中,更能看到他的精神、胸襟和气质修养。范仲淹的书法作品,其实就是一些正常的信笺、手札,但由于他是真诚的“畅寄幽情”,把自己的个性才华融进了笔墨,看来极其普通的一纸信札,通篇神采允和,生机盎然,让人反复品赏犹兴未尽。正如刘熙载语:“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范仲淹手迹的最高境界正是其精神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他经常在人生无奈、迷茫和痛苦体验中,对周围世界作出独特的理解,不让自己厌世伤怀,保持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思。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这是范仲淹少年时代的真实写照,从小就养成了贫穷不移、金石可镂的高贵品质,这样的历练,不仅培养了他的品行,也对其文章、书艺的精进起到了重要作用,书法作品和人品很受世人尊重。他善书工楷行体,人们对他的片纸只字视若精金美玉。宋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称“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着,极近晋人、宋人书。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称文正公书与《乐毅论》同法。”后对范仲淹手书《伯夷颂》亦颇为赞赏,称其“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如斯人不必以书立名于来世也,然翰墨乃工于此,盖喜多能,虽不贤不免焉。”朱长文《续书断》谓仲淹晚年学王羲之《乐毅论》,亦一代之墨宝也。明唐锦《龙江梦余录》评范仲淹书极端劲秀丽,无毫铓纵逸之态。清高士奇亦云文正书法挺劲秀特,肖其为人。

据资料记载,范仲淹虽然留下的笔墨不多,广传的有《道服赞》《远行帖》《边事帖》《师鲁帖》《伯夷颂》等,但似乎每一帖都惊世骇俗,最典型的是《伯夷颂》。

《伯夷颂》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赞扬伯夷的“特立独行”“信道笃而自知明”的精神,批评当世之士以世俗之是非为是非的处世态度。“特立独行”既是对伯夷的称颂,也是作者一生立身行事的重要原则,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的精神。皇佑三年(1051年)十一月初一,范仲淹在青州官署用黄素小楷手书《伯夷颂》送给好友苏舜元,但没想到被世人热烈推崇。当时和范仲淹有过交往的题记者有:前宰相晏殊、杜衍、陈执中、时任宰相贾昌朝、著名书法家蔡襄等;熙宁、元丰年间,有机会亲眼看见该作品而题记者更多,如韩绛、程颐等;北宋观赏题记者还有黄庭坚等数十人,包括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和范纯粹,南宋则有秦桧、贾似道。后代观赏题记者仍不绝,元代题记留名的还有戴表元、赵孟頫等三十八人;明代则有王世贞、范惟一等十九人;清代有沈德潜、乾隆皇帝等二十五人。元人董章跋曰:“伯夷之行,昌黎颂之,文正书之,真三绝也。”如此让名家跟题的作品,不能不说是难得的珍贵之作了。

正如黄庭坚对范氏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的评论,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点画清朗,结体宽博,虽是蝇头小楷,却有一两拨千斤的磅礴气势,细看每一个字,大都法度严谨,但又不失柔和优美,宛若深奥的苍穹布满闪亮的星辰,与尘世万物相融相照。此时的范仲淹已六十三岁,本来性格就沉稳平静,在这幅作品中更表现得心静如水,静若子兰。《伯夷颂》取法王羲之的《乐毅论》,属指分见方的楷书,但内敛程度过之。由于范仲淹在书写时,动作比较沉静、虔敬、真诚,点画都运用得文雅、精致,字虽小,形态稳重大方,但在转折处,很少流露圭角,这也使《伯夷颂》在被人欣赏时,有一种如白云、清风同归的惬意,像晋书的澄澈、清明、静穆,让欣赏者没理由拒绝。

与《伯夷颂》小正楷的静谧之美相比,范仲淹的行楷书《师鲁帖》却是另一种疏淡之美。该帖字距宽畅,行距更宽阔,完全是性情充分发挥的书写,不露一点拘束,好像想说的话都在胸口涌动,不加任何过滤倾倒纸上,运笔自如从容,给人天然、率真的生活趣味。满纸大量存在的空白,显示出范仲淹偶有的“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淡逸和“只知日夜变换,不管今是何时;纵情挥毫自表心意,何必一定故作雕饰”的清雅之气,处处留白,却承载着丰富的韵味。这与清人贺怡孙的“清空一气,搅之不碎,挥之不去,此化境也”所表达的空灵气意境极度吻合,显示出范仲淹笔清墨朗、凌空驾驭、风云自远,正如其理念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的洞庭湖秋色,在书法严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驰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