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终于,公粮验收通过了,书记员所开的单据也拿到手里了,农民们的脸上并未露出欣悦的笑意,眼中也并未淌下欣悦的泪水,因为时间早已过去两天三天了,粮管所门前路上的粮车也所剩不多了,秋庄稼的推迟下种更成定局了。他们吃力的将粮车拉到蘑菇形状的粮仓门前,经过过磅称重,然后将麦袋一袋一袋的搬运下车,扛在肩上,腿脚颤颤的爬上那支在粮仓与地面之间的斜形木板,然后颤颤抖抖的解开扎绳,将金光灿灿的麦子倒进粮仓中……
缴公粮只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存在。国家刚刚拨乱反正,土地刚刚承包到户,改革开放刚刚飘起大旗,身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主体力量的农民,自然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最为原始也最为沉重的“缴公粮”的任务(当然公粮之外,还有其他种种繁复的统筹提留款项)。当国家的列车行驶上了正常的轨道,当国家的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工业自然就该开始反哺农业了,农民肩上的担负自然就该减轻取消了。公元2003年,不但原本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寿终正寝,而且国家开始对种粮农民实施补贴。
那一年,邓州,中原乃至全国的农民们都流下了激动欣喜的泪水;那一年,邓州,中原乃至全国的孩童们的笑声都格外响亮……
缴公粮,永远的被封存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关于缴公粮的故事,也永远只能在我们的梦境里在我们的回忆中重现了。
21
接下来,我想重点写写在邓州大地上生长的另外一种作物:玉米。
史料记载,玉米的原产地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一带,大约于明朝中后期正式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普通农家餐桌上的主食;玉米传入中国后,在不同的地方,又被命以不同的名字:玉蜀黍、玉茭、苞米、棒子……
在邓州农村,玉米又被称作苞谷。“王老五,何×苦,背着玉米换苞谷”,这是长久以来流传在邓州乡民口中的一句顺口溜;所谓玉米苞谷、苞谷玉米,原本就是同一回事,可现在王老五同志却非要背着玉米走村串巷去换苞谷,这岂不是多此一举,没事找抽,吃饱了撑的?
下面文中,也就按照邓州农民平日里的习惯,称呼玉米为苞谷了。
根据种植时间的差异,在邓州乡间,苞谷又被分为早苞谷和晚苞谷两种。早苞谷又称春苞谷、炙地苞谷,多在麦收之前的暮春时节播下种籽,播种早苞谷的地块便是上年秋天专门留下的春地;春地也称炕地,由于一冬一春没有种植庄稼,地力经过休养生息,自然格外的肥壮。为了播种省事,农人们常常以牛牵犁,将地一溜一溜的浅浅犁起(邓州乡间俗称这种特殊的犁地方式为“串”),然后又由一人跟在牛犁后面,向犁沟里丢着种籽;丢完一行,下一犁回来,翻起的土壤刚好将种籽掩埋下面。这种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生根发芽,长出地面,就是早苞谷了。待到麦收时节,早苞谷差不多已有筷子来高了。
晚苞谷多在麦收之后的初夏时节播下种籽,播种晚苞谷的地块便是刚刚收割完毕的麦田。播种时,常是大人抡镢刨地,刨出四指来深巴掌大小的一个小穴,孩童便跟随旁边,将苞谷种籽投入穴内,大人再次抡镢刨地,刨出的下一个小穴的细土刚好回过来将这一个小穴里的种籽覆盖严实;然后小孩继续投种入穴,大人继续抡镢刨穴……大人刨得极快,小孩投得极准,一老一少动作协调,配合得十分默契。油盆般的大太阳端挂头顶,将人的身影压得极短极矮,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中,咯噔咯噔的刨地声中,大颗小颗的汗珠便淌过污脏的赤脖颈,爬过铁黑色的光脊梁,又将高高挽起的裤脚濡得饱湿,并最终噗的滴落地上,为苞谷种籽的生根萌芽提供着水分和滋养。在这“五黄六月去种田,上午下午错半年”的秋播期间,在这广阔而平坦的原野地里,到处都可见到这样的老少组合(当然也有男女组合),他们谁也不开口说话,就这样头顶烈日,脚踩黄土,心无旁骛、一丝不苟的劳作着,直到太阳伏于西边山脊,将身影拉出老长,直到太阳落至地面以下,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邓州农村又流行一种快捷播种的筒铲。这筒铲约有半人来高,下面是一张带有脚踏的小型尖铲,上面的手柄则为铁皮卷成的空心圆筒。播种时,农人们双手把着筒铲,脚下轻轻一踩脚踏,尖铲便吃入土中,这时将手伸进口袋,摸出种籽,顺着圆筒上沿的开口丢下,种籽垂直降落,直至铲尖;拔出尖铲,种籽自然而然的就深埋地下了。使用筒铲播种苞谷种籽,既节省了力气,又节减了劳力,一时成为农人们的首选。后来为了提前下种,有的人家便在麦子尚未收割时就趟在麦棵间,将苞谷种籽播下,因为使用镢头播种抡来抡去,且需要两人,既容易伤到麦穗又容易趟倒麦棵,而使用筒铲播种,只要细心一些,便绝不会影响到麦子的正常生长。这样,麦子刚刚收割完毕,晚苞谷也就恰好出苗了。
晚苞谷的点种,有时为了抢赶墒情抢赶节令,也就不需劳力费时的盘去麦茬了,因为苞谷秧苗长出之后,随着风雨的侵蚀,随着积水的沤泡,麦茬会渐渐糟朽腐烂,化为尘泥,正好成为晚苞谷生长发育的绝好肥料。
同时,和早苞谷相比,因为种植时间较晚,生长时期较短,所以晚苞谷在产量、质量上相应有所降低,当然晚苞谷的收获,也要比早苞谷略迟数天了。
不管是早苞谷,还是晚苞谷,都要在播种时候,除株距行距均须保持在两拃左右外,每穴又须下到两三颗种籽,两三颗种籽或全部生根发芽,或至少有一颗生根发芽;秧苗破土而出长至半尺来高的时候,便可剔除多余弱苗,仅保留一株壮苗。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来可保证穴穴有苗,免去补栽之烦;二来又可去弱存强,为将来的丰产丰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