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有温度 扶贫有力度——宣庄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侧记

2020-10-23 18:27:10 作者:丁丽丽 通讯员 张吉景 来源:
分享到:

金秋十月,站在都司镇宣庄村放眼望去,一幅美丽乡村画卷铺展开来: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整洁舒适,绿树掩映下的小村庄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人们谈论着脱贫后的日子,话语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宣庄村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党建促脱贫,抓产业促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全域党建 合力攻坚

“新成,又有媒人上门给你儿子提亲,你家的门槛都快踏破了。”邻居宣红梅打趣地说。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家里穷得叮当响,谁家的姑娘愿意嫁到咱家来?现在咱坐在家里就有人来提亲。”脱贫户宣新成高兴得合不拢嘴。

宣新成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全域党建工作在该村的贯彻实施。他的妻子是残疾人,家庭收入仅靠11亩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两个儿子三十多岁了仍未成家。

“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结对帮扶党员冯平的一席话点醒了宣新成,现如今两个儿子都外出务工,新买大型货车,跑个体运输,媒人纷纷登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基层党支部冲锋在前。该村党支部书记孙俊移介绍,宣庄村结合全域党建,成立了都司镇宣庄村联合党支部,并将脱贫责任组组长、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吸纳进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以点对点、面对面的形式,各帮扶党员对所帮扶的贫困户,结合本户的实际“量身定制”脱贫计划,现在宣庄村联合党支部分为5个党小组,结合联合党支部主题活动日,发放党员联系卡和明白卡,对贫困群众进行结对帮扶,点对点支援,取得良好效果。

“全域党建把各方力量聚焦于脱贫一线,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孙俊移说。

党员领路 群众致富

“今年我种了34亩的水稻,收入3万多元。”该村脱贫户宣小青说,“党员种植大户对外联系公司为我们提供技术,水稻成熟时又联系收购商,我们少操了不少心。”

宣庄村土地肥沃,刁南干渠穿村而过。一直以来,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收入水平不高。

穷则思变。2016年,该村党支部立足村情,集思广益,利用市“千亿斤粮食项目”和充沛的水资源,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水稻种植。

“以前根本没有种过水稻,还是牢靠事好办。”种了一辈子地的乡亲们打起了退堂鼓。

“我先种,种好了大家再种。”在孙俊移的带领下,该村6名党员干部先行先试。第一年,水稻喜获丰收,每亩地净收入1000多元。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主动找到孙俊移,要求种植水稻。至目前,该村已有40多户种植水稻,其中贫困户20多户。

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脱贫攻坚工作中,该村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带头人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着力发挥“领头雁”效应。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做贡献,通过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方法,建立党员致富带头人帮带贫困户的长效机制。同时,该村还充分发挥老党员余热,引导老党员当好村级事务的“联络员”“调解员”“监督员”“宣传员”和“参谋员”,激发老党员的工作热情。

志智双扶 提心鼓劲

“别看这儿只有八分地,可不少挣钱。”脱贫户丁有林正在屋后的豆角地里采摘豆角,不一会儿就摘了一大把。

丁有林一家五口人,有三个孩子,家庭负担重。原先有懒惰和喝酒的嗜好,大钱挣不来,小钱又看不上,整天浑浑噩噩。镇村干部多次劝其自力更生,依靠双手脱贫致富。针对丁有林有种菜的技术,村干部就鼓励他利用屋后的荒地,发展蔬菜种植。在村委会的指导下,丁有林第一茬豆角,就有了八千多元的收入。

“扶贫先扶志,致富要有智。”宣庄村扎实开展推进“志智双扶三个一”活动,通过农民学校平台,开展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尤其是今年水稻种植,通过专业购买服务、专业对口收购等,既保障了种植收入,又解放了劳动力。讲评会和红黑榜,又通过种植大户、养殖带头人、庭院文明户的亲身讲述,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营造出勤劳致富的浓厚氛围。

宣庄村以党建为引领,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昔日贫穷落后的贫困村,变成了幸福美丽村,村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幸福感也越来越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