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的是五月仙桃,又甜又脆,再过一个月就成熟了,每斤零售价能卖一两块钱呢。”5月13日,孟楼镇张义岗社区村民李金海站在自家桃园里笑得合不拢嘴,他种了10余亩桃树,每亩地产量可达3000余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孟楼镇,像李金海这样靠特色经济林走上富裕之路的林农还有很多,这得益于镇政府的引导和技术扶持。近年来,该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着力鼓励扶持特色经济林建设,通过产品改良、规模种植、示范引导、技术培训等各项举措的落实,使特色经济林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016年8月,孟楼镇探索实施农村“三权分制”土地改革,大片的土地得到了整合,农民告别了“一家一户一块地,单打独斗靠天收”的农业种植模式,把土地流转出去,解放了劳动力。该镇除了把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专业种植公司,还因地制宜,优化林种结构,逐步引导林农种植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色经济林作物,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优良的品种是占领市场、提高收益的关键举措。张义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张义岗社区就种植特色经济林150余亩,其中桃树70余亩,桃子的品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把过去传统的品种逐步改良,品种包含五月仙、六月白、雪桃等。该村还成立了林果种植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对果树的后续经营管理。
记者走进孟楼镇田间地头,林农们正在辛勤劳作,对果树进行修剪、打药、施肥等一系列春管。据了解,该镇农业技术中心分片包村,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土壤、水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进行指导。另外,还通过科技下村、现场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对广大林农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在该镇玉皇村,这里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小果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该镇农业技术中心林业专干杨瑞峰介绍说,这里种植的是特色软籽石榴,果实长成时最大重达两斤,目前,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每斤销售价最高达3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周俊飞和张宇是这片石榴基地的负责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郑州发现软籽石榴市场前景良好,决定在家乡种植。
“一开始因为承包土地的问题,我们也很犯愁,总共需要200多亩地,这么大的面积村里愿意承包给我们吗?”周俊飞告诉记者,没想到,村里得知情况后,立即商议讨论,并积极协调安排,很快就划定了土地位置,解决了他们的首要问题。
因为他们没有种植经验,该镇农业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不定期到田里指导,从怎么剪枝到怎么施肥,包括每一项的时间节点都事无巨细地对他们进行指导,确保栽植一批、成活一批。“现在是种植的第二年,就开始挂果了,但技术人员建议我们今年还是以养苗为主,不适宜大面积产果,所以预计后年会进入盛果期,我们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周俊飞笑着说。
“刚开始,在发展果树产业上,不少群众还有观望和忧虑,怕不会管理,没有技术。我们从种植品种上给予建议、技术上给予支持,帮助林农克服种植过程中的困难。”杨瑞峰告诉记者,“现在,种植经济林的农户越来越多了,群众收益也日益增加。”
周志勤是该镇晋公社区村民,他种了76亩晚秋黄梨,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0万余斤,一说到自己的“种植”产业,他就喜笑颜开:“以前只知道闷着头种庄稼,产量还不高,后来在镇技术员的指导下种了果树,没想到这成了我们全家主要的经济来源。”
76亩果园不仅让周志勤成了致富能手,还带动周边十余人在此务工,帮助浇水、施肥、除草等,每天六七十元的工资让村民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挣到工资。
同时,该镇还积极与市林业部门协调,跑项目,要资金,助农增收,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争取到省专项资金,对种植鲜果的林农每亩地给予200元补贴,种植干果的每亩地给予400元补贴,经检查验收后,补贴的钱都一一打到林农的卡上,更加强了农户依靠发展特色经济林走发家致富道路的信心。
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收致富为目的,该镇坚持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统筹发展,通过外出实地考察、征求群众意见,引进优质种苗、强化技术培训,使经济林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让一块块土地、一片片果林成为“绿色银行”,使群众尽享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