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促就业——文渠镇梦蝶儿内衣厂产业扶贫侧记

2020-12-09 13:49:01 作者:林 莹 通讯员 郭 鹏 来源:
分享到:

一排排电动缝纫机隆隆作响,一个个工人埋头苦干,分料、剪裁、缝纫,走进文渠镇梦蝶儿内衣厂,两百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岳洼村党支部书记薛益安告诉记者:“梦蝶儿订单多,开心的不仅仅是老板,更是在这务工的200多名群众,订单多大家有活儿干,能挣钱都觉得很美。”

梦蝶儿内衣厂是由该村返乡创业青年薛书剑2012年创办,总投资3000多万元,占地20余亩,生产车间4个、配料车间1个,年生产内衣400多万件,年产值6000多万元。自建厂以来,该厂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将“巧媳妇”工程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采取“总厂+加工厂+零星加工点”的模式,与贫困群众建立紧密的带贫联结机制,引导和帮助贫困群众就近或居家灵活就业。

说起内衣厂建在家门口的好处,岳洼村薛朝爽和薛双燕很有感触。“我爸脑子不太灵活,妈妈智障,奶奶岁数大,身体也不好,我们兄妹四个,在以前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后来我们家被认定为贫困户,村里又介绍我们姊妹俩来内衣厂上班,刚来时我啥也不会,经过厂里培训,现在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感觉生活越来越美好了。”妹妹薛双燕笑着说。

同样在内衣厂上班的,还有正在麻利地踩着缝纫机的薛书栓。薛书栓的父亲去世早,母亲憨厚老实,妻子是个哑巴,并有智力障碍,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特殊的家庭状况,使他不能出远门打工,现在拥有一份既能在家门口上班又能照顾家人的工作,薛书栓很满足。“来这上班后,收入增加了,多的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对未来我更有奔头了。”薛书栓说。

梦蝶儿内衣厂负责人陈英丽告诉记者:“现在厂里吸纳的贫困户,高的能拿到五千多,那些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一般每个月的收入也有1500块钱以上。另外,上班时间很灵活,有时候晚上下班,个人也可以带一包货在家里加工,第二天早上再带到车间里来,有些腿脚不灵便的贫困户,我们负责送料上门,加工好后我们再上门取。”

该镇副镇长杨志刚告诉记者:“通过‘总厂+加工厂+零星加工点’这种灵活的就业帮扶模式,梦蝶儿内衣厂有效帮扶周边有劳动能力但不能外出的群众达40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26人,其中岳洼村总厂的带贫人数9户10人。经过培训上岗后月工资平均2600余元,熟练工月工资达4500余元,最高的技术工人年工资5万余元,贫困群众就业更灵活、工作有着落、收入有保障,达到了‘帮扶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实现了公司盈利、地方发展、贫困户脱贫‘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该镇把产业扶贫作为主要抓手,建立带贫车间、扶贫基地以及贫困群众就业奖补办法,引进生产加工企业进驻乡村,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积极联络、集聚众人智慧,该镇产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仅去年从陈店回乡创办企业的就达到五家,产业扶贫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梦蝶儿内衣、飞达建材、泰恒建材、添彩锂电池等十余个企业蓬勃发展,内衣、锂电池、建材、箱包等主要产业遍布各个行政村,其中梦蝶儿内衣厂已经发展到11个分厂400人左右的规模,成为带贫的典型企业。这些企业灵活的就业方式,吸引了周边大量的贫困劳动力,成为解决就业的中坚力量,为文渠镇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产业兴旺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基,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途径。下一步,我们镇将继续拓宽扶贫产业发展思路,继续鼓励和引导乡贤回乡创业,同时也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还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该镇党委书记黄鑫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