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再次见到老徐,是在市公司举行的2011年农电工岗位知识和技能竞赛总结表彰会上,他一举夺取全省农电系统配电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让我们这些曾经是集训时的同学都感到无比的骄傲。
老徐依旧是“宠辱不惊”――尽管大家都为他骄傲,可丝毫看不出他有一丝的思想波动,只是再次参加省队紧张的集训,他看起来更瘦,也有些黑。老徐在会上发言,他感谢公司给予他机会,感谢领导给予他平台,感谢同事给予他帮助,却丝毫不提自己曾经的努力、曾经的刻苦,这让我很是感动。
初识老徐,他是我们的培训老师,高高的身材,白净的面孔,平静的声音,不拘言笑的模样,标准的传统文人形象。老徐按时上课,按时辅导,随时解惑,一切都风平浪静。直到有一天,一个同学拿着一本页面泛黄的02年《农村电工》,指着上面的一张照片对我说:“知道吗?徐老师可是曾经的高手,这上面有他获奖的照片!”一口气看完内容,同学还在耳边向我说着老徐不平凡的往事,说他如何由一个村电工破格聘为新野局正式职工,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一时间对老徐佩服的五体投地,不顾他是我们的老师,我指着照片就问:“徐老师,真的是你吗?”老徐微微一笑,“是啊,看那时多年轻,现在都老了。”
因为有了《农村电工》的事情,也因为有了老徐那“微微一笑”,我觉得他不像感觉中的那样严肃,倒有点像邻家大哥的亲切。老徐和我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对于自己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他可谓是毫无保留,大到带电作业的注意事项,小到安全帽的帽带,所有他知道的事情都会告诉我们,遇到有争议的问题,他总会先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再告诉大家具体的、确切的答案,这让大家对他的严谨很是敬重。课堂上,他是老师;私底下,他是老徐。第一次看到老徐上网,我以为他只是翻翻网页,不料想微机课上,老徐对办公自动化的熟练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熟练地操作着微机,流利地解答着同学们的疑难,要知道,这既不是他的授课范围,更非是他的专长。那一刻,我在心中说:能把“非专长”干成“专长”真的是非常棒。
第二次见到老徐,他是我们的同学,共同参加集训班学习,在此我对老徐有了更深的了解,老徐在农电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最初用电初期的村民口中的“电工小徐”,到如今兼职同志们培训师的“徐老师”,他不说我也想象的出他为此付出的努力,不说老徐有多努力、有多勤奋,只看老徐那一本本笔记,那上面或圈、或点、或蓝笔、或红笔的痕迹,就能看出老徐学习的态度。他熟练地说出某一题在哪一页,某个答案在哪一本书上,让你翻开书的那一瞬间更多了几份敬佩。老徐常说过去的都已过去,包括所有的荣誉,重要的是永远有份冲劲、有种韧性,让自己活得充实。
在集训期间,有幸见到了来探亲的老徐的儿子“小徐”,同样的白白净净,同样的书生气十足,他是参加完高考来看父亲的,原本是该父亲“陪考”,不料最后却成了儿子“探班”,私下里问他,埋怨父亲吗?那个年轻的男子汉想都没想问答说:“不埋怨,从小到大,习惯了,我佩服我爸。”一句“习惯了”勾起了我如潮的思绪,我想起了我同为电业人的父亲,想起了同为农电工的丈夫,他们和老徐一样致力于农电事业,他们和老徐一样不能陪伴着儿女。但从“孙电工的女儿”到“王电工的妻子”,我和小徐一样“习惯了”,习惯了他们为了万家灯火而忘了自家的灯,习惯了他们早出晚归、满身灰尘、倒头就睡,更习惯了在他们回来之前凉杯茶,工作之余打个电话;我更和小徐一样,佩服他们,理解他们,他们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客户心中最可爱的电工。
再见老徐,我们集训班的同学们和他约定:这次入选省队角逐国网公司竞赛,一定要赛出水平,取得好成绩,让全国同行记住我们河南电力,记住南阳有个徐云创,到时候大家为他举办庆功宴(当然,说定我们请客,老徐用奖金买单)。老徐微微一笑:“好,不食言!”从老徐的微笑中,我们知道,我们的心愿不久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