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主要产业及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介绍

2019-04-29 09:36:57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一)两大主导产业

  邓州市围绕纺织服装和汽车及零部件两大工业主导产业,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内有影响、国际有市场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专用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基地。

  1、纺织服装产业

  纺织服装是邓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坚持提质棉纺、扩大化纺、突破服装,加快棉纺、面料、服装等重点领域建设,突出产业的补链、延链。近年来,我市先后与河南中原工学院共建了服装设计与品牌策划中心,建立了中国网库电子商务基地,培育了9大电商平台,协助企业推行网销模式;实施了三年五万名服装产业工人培训计划,组织纺织服装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竞赛,使产业工人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健全完善了产业集聚区生活配套设施,开工建设服装产业孵化园,今年7月份可交付使用6栋标准化厂房,加快了优质服装项目落地速度;重点打造了穰东服装集群,作为与石狮、义乌同步兴起的大型服装生产批发市场,穰东服装市场面积已经达到31万平方米,年销售额在45亿元以上。目前,邓州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8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年产棉纱17万吨、坯布9000万米、各类服装7000万件,年产值12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初步形成了纺纱、化纤、织布、服装鞋帽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截至目前,新开工纺织服装项目6个,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7亿元以上,占新开工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5%。其中圣艳纺织项目新上1000台喷水织机,初步形成年产1亿米化纤坯布的产能;圣新源二期配套设备到位,运动帽产能增加300万顶,总产能达到2000万顶;益广内衣项目投产,新上300台设备,目前10条生产线已全部开始生产,初步达到年产80万件内衣生产能力;鹏宇纺织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装修;苏州赐金2000台喷水织机项目已完成三栋厂房地基建设;国泰荣发外贸服装加工项目,新上200台设备,正在试生产。

  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坚持“融入式发展,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汽车涡轮增压器、星光轿车车锁等零部件企业扩规上档,同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整车生产,大力推广“互联网+汽车后市场运行模式”,积极发展汽车租赁、汽车物流、汽车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邓州目前是中国汽车技术中心战略合作伙伴,是南阳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研发协作基地,是河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形成了以沃尔福涡轮增压器、凯达新能源专用汽车、星光汽车中央集控锁等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7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从业人员万余人,规上企业年产值65亿元。其中,整车制造业以凯达汽车为龙头,专用车拥有国五商用车7大系列28个资质和30个专用车产品公告,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年产重卡、新能源专用车5000辆,低速电动车5000辆,平板等各类挂车1000辆;零部件产业以沃尔福、星光等企业为龙头,涡轮增压器产能稳定在40万套以上,星光车锁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达12%以上,年产轿车车锁零配件4000万件。随着同捷新能源汽车、信众汽车制动科技等一批重大整车及零部件项目的建设投产,以及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三大部件项目的上马,邓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

  截至目前,整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稳步推进。整车项目凯达二期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启动于2018年初,计划投建焊接、冲压、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形成年产2万台低速电动轿车生产能力,该项目目前铸造、涂装、总装三个车间已建成投产运行,冲压车间设备正在安装,2018年已经实现生产低速电动车5000辆;同捷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正在有序进行建设,目前物流库已竣工,综合厂房正在安装面板,有望在今年实现部分投产。汽车零部件项目星光产业园科研生产区调迁一期项目,目前首批103#、107#土建已完工,第二批7栋厂房进行主体施工,预计今年可以投产使用;信众汽车制动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刹车片生产车间已建成,一条刹车片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2018年7月已经投产运行,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研发楼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次施工,刹车盘生产车间和刹车盘原辅料及成品仓已经建成,正在处理车间地面,餐厅楼已经装修完毕。中和兴科精密配件、三海自动化机器人、康明斯汽车零部件、君达新能源锂电池、康硕智能制造等项目相继落户产业孵化园,并快速实现投产运行。2018年10月,深圳桃源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车用微型压缩机生产项目签约并快速落户孵化园。这些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项目的成功落地,开工投产,配合原有的零部件产业企业,已经开始初步体现产业集聚、建链延链补链的效果,对于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交通物流产业

  邓州交通便利,距襄阳、老河口、南阳三个机场均在60公里以内,可直达全国各地。二广高速、内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焦枝铁路、规划建设的郑万客运专线、蒙华货运专线过境并设站。207国道环城而过,形成邓州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作为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位于郑州航空港西南方向的物流通道、河南自贸区西南方向的物流通道、郑欧专列豫陕地区物流通道的交汇处,处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中心地带,也是中原经济区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两大经济区域的叠合地区,能够接收到诸多城市的辐射作用,具有强大的经济发展空间与物流需求潜力。

  近年来,邓州市依托邓州西站打造物流新城,建设蒙华铁路公铁联运的中间物流集散节点,将逐步建成为环丹江口库区重要物流中心之一、豫西南重要物流中心之一。目前,已建成和投产了一批以现代物流产业园(铁路物流基地、邓州万里物流园、铁路物流基地二期)、邓州市冷链物流园、邓州市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等为骨干和龙头的重点物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贯通邓州市域的物流业集聚发展产业带,打造现代物流业为战略支柱产业,服务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区域性的生产生活物流,建设成为丹江口库区的绿色节点城市和绿色物流枢纽。

  (三)三权分置

  2016年8月以来,邓州市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流转—整理—再流转”途径,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新模式,实现国有土地公司、村集体组织、农民、承包主体四方共赢。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打破村组界限,统筹配套沟、路、渠等农业基础设施,把流转土地由7至8级全部提升到6级,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水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劳务服务公司、植保公司、保洁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了农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2018年以来,邓州又集中流转土地面积50万亩,已进入对外公开招商程序,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市将从金融、科技、人才等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一)两大主导产业

  邓州市围绕纺织服装和汽车及零部件两大工业主导产业,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内有影响、国际有市场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专用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基地。

  1、纺织服装产业

  纺织服装是邓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坚持提质棉纺、扩大化纺、突破服装,加快棉纺、面料、服装等重点领域建设,突出产业的补链、延链。近年来,我市先后与河南中原工学院共建了服装设计与品牌策划中心,建立了中国网库电子商务基地,培育了9大电商平台,协助企业推行网销模式;实施了三年五万名服装产业工人培训计划,组织纺织服装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竞赛,使产业工人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健全完善了产业集聚区生活配套设施,开工建设服装产业孵化园,今年7月份可交付使用6栋标准化厂房,加快了优质服装项目落地速度;重点打造了穰东服装集群,作为与石狮、义乌同步兴起的大型服装生产批发市场,穰东服装市场面积已经达到31万平方米,年销售额在45亿元以上。目前,邓州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8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年产棉纱17万吨、坯布9000万米、各类服装7000万件,年产值12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初步形成了纺纱、化纤、织布、服装鞋帽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截至目前,新开工纺织服装项目6个,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7亿元以上,占新开工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5%。其中圣艳纺织项目新上1000台喷水织机,初步形成年产1亿米化纤坯布的产能;圣新源二期配套设备到位,运动帽产能增加300万顶,总产能达到2000万顶;益广内衣项目投产,新上300台设备,目前10条生产线已全部开始生产,初步达到年产80万件内衣生产能力;鹏宇纺织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装修;苏州赐金2000台喷水织机项目已完成三栋厂房地基建设;国泰荣发外贸服装加工项目,新上200台设备,正在试生产。

  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坚持“融入式发展,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汽车涡轮增压器、星光轿车车锁等零部件企业扩规上档,同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整车生产,大力推广“互联网+汽车后市场运行模式”,积极发展汽车租赁、汽车物流、汽车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邓州目前是中国汽车技术中心战略合作伙伴,是南阳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研发协作基地,是河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形成了以沃尔福涡轮增压器、凯达新能源专用汽车、星光汽车中央集控锁等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7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从业人员万余人,规上企业年产值65亿元。其中,整车制造业以凯达汽车为龙头,专用车拥有国五商用车7大系列28个资质和30个专用车产品公告,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年产重卡、新能源专用车5000辆,低速电动车5000辆,平板等各类挂车1000辆;零部件产业以沃尔福、星光等企业为龙头,涡轮增压器产能稳定在40万套以上,星光车锁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达12%以上,年产轿车车锁零配件4000万件。随着同捷新能源汽车、信众汽车制动科技等一批重大整车及零部件项目的建设投产,以及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三大部件项目的上马,邓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

  截至目前,整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稳步推进。整车项目凯达二期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启动于2018年初,计划投建焊接、冲压、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形成年产2万台低速电动轿车生产能力,该项目目前铸造、涂装、总装三个车间已建成投产运行,冲压车间设备正在安装,2018年已经实现生产低速电动车5000辆;同捷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正在有序进行建设,目前物流库已竣工,综合厂房正在安装面板,有望在今年实现部分投产。汽车零部件项目星光产业园科研生产区调迁一期项目,目前首批103#、107#土建已完工,第二批7栋厂房进行主体施工,预计今年可以投产使用;信众汽车制动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刹车片生产车间已建成,一条刹车片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2018年7月已经投产运行,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研发楼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次施工,刹车盘生产车间和刹车盘原辅料及成品仓已经建成,正在处理车间地面,餐厅楼已经装修完毕。中和兴科精密配件、三海自动化机器人、康明斯汽车零部件、君达新能源锂电池、康硕智能制造等项目相继落户产业孵化园,并快速实现投产运行。2018年10月,深圳桃源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车用微型压缩机生产项目签约并快速落户孵化园。这些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项目的成功落地,开工投产,配合原有的零部件产业企业,已经开始初步体现产业集聚、建链延链补链的效果,对于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交通物流产业

  邓州交通便利,距襄阳、老河口、南阳三个机场均在60公里以内,可直达全国各地。二广高速、内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焦枝铁路、规划建设的郑万客运专线、蒙华货运专线过境并设站。207国道环城而过,形成邓州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作为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位于郑州航空港西南方向的物流通道、河南自贸区西南方向的物流通道、郑欧专列豫陕地区物流通道的交汇处,处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中心地带,也是中原经济区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两大经济区域的叠合地区,能够接收到诸多城市的辐射作用,具有强大的经济发展空间与物流需求潜力。

  近年来,邓州市依托邓州西站打造物流新城,建设蒙华铁路公铁联运的中间物流集散节点,将逐步建成为环丹江口库区重要物流中心之一、豫西南重要物流中心之一。目前,已建成和投产了一批以现代物流产业园(铁路物流基地、邓州万里物流园、铁路物流基地二期)、邓州市冷链物流园、邓州市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等为骨干和龙头的重点物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贯通邓州市域的物流业集聚发展产业带,打造现代物流业为战略支柱产业,服务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区域性的生产生活物流,建设成为丹江口库区的绿色节点城市和绿色物流枢纽。

  (三)三权分置

  2016年8月以来,邓州市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流转—整理—再流转”途径,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新模式,实现国有土地公司、村集体组织、农民、承包主体四方共赢。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打破村组界限,统筹配套沟、路、渠等农业基础设施,把流转土地由7至8级全部提升到6级,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水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劳务服务公司、植保公司、保洁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了农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2018年以来,邓州又集中流转土地面积50万亩,已进入对外公开招商程序,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市将从金融、科技、人才等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