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行各业竞相拥军,优抚政策全面落实,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再建新功,军队建设成绩斐然。1998年至今,连续六届被评为“河南省双拥模范城”,2016年7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我市建立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双拥经费保障机制,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直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市、乡、村退役军人三级服务机构,为双拥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焦道扬说。
营造浓厚双拥氛围
走进我市公园和游园,林间道路两侧随处可见鲜艳的双拥宣传标牌,扮靓了我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形象。
我市双拥宣传教育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政府网站开设了邓州双拥网,新闻中心、电视台开设双拥专题栏目;市编外雷锋团、关工委老干部和市军休老干部常年到学校、医院等单位进行国防教育报告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2015年以来累计作报告、讲座活动90多场次;每年征兵前连续举办一周的征兵晚会,“八一”举办双拥晚会,医院、卫校等单位到驻军地义诊和文艺演出;市四大家领导常年坚持走访慰问;在雷锋路和北京路打造“双拥一条街”,在市内依托公园、游园打造了5个“双拥文化广场”,城区重点场所设置大型双拥宣传标牌12块,固定宣传栏(牌)1000余块,打造了双拥路和雷锋林,全方位、多角度地大力宣传邓州双拥工作。
双拥典型唱响全国
“我志愿加入邓州编外雷锋团,遵守团的章程,履行团员守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做雷锋精神传人。”10月29上午,在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门前的广场上,市检察院和烟草局共267人庄严宣誓加入邓州编外雷锋团,成立检察营和烟草营。
作为全国双拥的典型代表,市编外雷锋团成员广泛开展捐资助学、精准扶贫、扶残助残、公共服务等活动,近3年来为灾区、贫困家庭学生捐资300多万元,捐物50多万件,捐书籍和学习用品20多万册(件)。在编外雷锋团典范引导带领下,我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退役军人扎根基层、不等不靠自主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企业家或致富能人;邓州蓝天救援队和邓州救援队等由退役军人主力组成的团体,经常开展扶贫济困、抢险救难;基层退役军人村干部等一大批双拥典型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诚信风尚……“京城最美战士”救火英雄邓帅、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等,都成为我市“双拥模范城”的靓丽名片,唱响全国。
服务部队保障国防
今年八一前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成慰问团来到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空后、罗庄镇土谷山信达站等和驻地官兵欢聚一堂,共叙军民鱼水情。这成为我市多年来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每年春节、“八一”期间,我市根据部队需求,为他们购置空调、冰箱、体育器材、炊具、图书、球衣、垃圾车等设施设备。
近年来,市财政足额保障驻地部队工作经费和建设投资,2016年投资1.2亿多元,对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和人武部办公大楼进行了改陈和扩建;每年投入1500多万元对市消防大队的设备器材配备更新,社区居委会建立微型消防站,财政出资招聘合同制消防队员;2018年又投入550余万元,新建市武警中队营区综合活动楼,投资50余万为武警中队配备了防暴突击车;投资600多万元为驻罗庄镇土谷山的空军雷达连整修了6.5公里的“拥军路”、援建了绿色军营图书室和军营文化设施。同时,我市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建立和完善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出台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
开展“三访”“三送”活动,每年拿出510万余元,在春节和“八一”慰问转业干部、重点优抚对象和困难退役军人家庭2100余户。近四年来,我市共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发放生活补助费28.5万余元,伤病残军人接收安置率100%。四年来发放退役一次性经济补助2490万余元,培训退役士兵1656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训率达100%。市军休所继续保持了民政部授予的“和谐军休家园”荣誉称号。
军爱民,民爱军,军民鱼水一家亲。驻邓部队积极参与邓州经济和社会平安建设,帮助群众修路、挖水渠、义务植树;参加抢险救灾,抢救遇难群众,先后向地震灾区和市“希望工程”捐款捐物50余万元,扶贫项目投资90余万元,贫困学校投资120余万元;帮助学校机关军训,宣讲国防教育知识,派出官兵1100余人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双拥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民团结,为实现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焦道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