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故乡——我市南水北调移民新生活掠影

2019-12-17 09:46:01 作者:郑 雪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初冬的阳光,温暖地照耀在穰原大地上。车疾驶在城西北的S248省道上,眼前平畴沃野,阡陌纵横的田地令人心旷神怡。

2011年,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了一泓清水北送京津冀,丹江口库区几十万群众挥泪拆家园、弃产业、舍父母、别亲友,离开世代生活的故土,义无反顾地卷起了铺盖,拉起了妻儿,搬迁到几十里甚至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建新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史册上写下感人肺腑的篇章。

作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我市共接纳安置新、老移民共62587人。那些推倒祖辈遮风挡雨的老屋、挥别亲人们的移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在裴营乡和谐社区,一幢幢造型精致的白墙灰顶的二层楼房映入眼帘,一排排塑料大棚整齐地排列在田间,与休闲广场、幼儿园等设施交相辉映,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一幅现代新型农村的美丽图景跃然眼前。

“房子变大了,生活舒适了,交通便捷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

“我们原来在老家,到处都是山,有的住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有的住的用石头砌出来的房,现在住着小洋楼,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我在北京的亲戚打来电话说,‘以前喝的水又苦又咸,现在打开水龙头,甘甜清冽的水哗哗流淌,这可是家乡的水啊’我就觉得特别值,咱脸上也有光。”

在和谐社区休闲广场上,几位正在健身的移民群众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2011年8月,淅川县香花镇刘楼村388户1765人搬迁到裴营乡扎根落户。刘楼村是淅川有名的富裕村,紧靠丹江口库区最大客运、货运码头——宋岗码头,村民们下水可打鱼,上岸可种田,还能从事旅游餐饮、养殖业。和谐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玉林介绍,刚搬到裴营乡时,因为生活方式、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改变,不少移民的思想很不稳定,新家不靠江不挨河,面对贫瘠的土地,大家傻了眼。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裴营乡根据移民实际制定了产业规划,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社区成立的邓州市金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有200多户群众加入务工;移民刘建玲创建了林源花卉合作社;赵国喜等16余户移民先后开办了餐饮、副食、特色种植等致富项目;社区成立了香菇专业合作社……

汗水换来硕果。和谐社区也先后荣获南阳市增收致富一等奖,邓州市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并被省移民办确定为全省加强和创新移民新村社会管理试点村和全省“强村富民”示范村和全省生态文明村。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搬迁,值!”该社区支书刘玉林的话掷地有声。

“陆上生活,美过水上”

“只要人勤快,在哪里都能致富。”说这话的是陶营镇建国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国。

迎着暖暖的微风,走进陶营镇张寨社区,干渠的丹江水微波粼粼,村口有老人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孩童在嬉戏打闹,安居乐业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张寨社区由淅川县香花镇张寨村搬迁而来。近年来,张寨社区立足实际发展特色经济,走出了一条以特色种养殖产业为引领的道路。这其中,张建国是移民中典型的“能人”。

“移民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搬迁,损失也很惨重,我的两个厂关停后直接损失了几百万。”张建国说,“我是移民,还是村里的干部,更应该带头搬,为了北京人民能喝上纯净的丹江水,我个人的损失算不得什么,生意没有了,还可以再重新干。只要勤快、实干,在哪里都能干出成绩。”

陶营镇境内有三条引丹支渠,引丹江水搞水产养殖的条件得天独厚;交通方面,有省道231线、内邓高速和蒙华铁路,交通、物流优势比较明显。

有了便利的水利条件和物流条件,张建国因地制宜,建成了养殖基地和低温冷藏库,业务范围已覆盖南阳、襄阳等周边大中城市,成为我市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同时,他经营水产养殖,莲鱼混养和稻鱼混养,发展采摘体验、特色餐饮等业务,带动周边群众5000余人就业致富,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收入的增加让移民们喜笑颜开。

“虽然离开了丹江,但现在我又得益于丹江水发家致富,要我说,这陆上生活呀,美过水上。”张建国满面笑容地说。

“我们都是一家人”

漫步在林扒镇土门社区,一栋栋崭新的青瓦白墙、飞檐彩绘的特色院落,村里道路平坦通畅,延伸到各家各户的大门口;村内一排排太阳能路灯,一到夜晚就点亮了整个社区。

“搬出来后,我们家的新房子比原来的老房宽敞,以前烧柴做饭,现在用电磁炉、电饭煲。”在社区不远的花卉苗木基地里,村民边干活边笑着说。

土门社区由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搬迁而来,安家后,村民自发成立了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实体项目,一起携手为自己的新生活奋斗。目前社区有四个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一个藤制品有限公司,带动了社区大部分移民就业增收。

在土门社区小广场上,篮球场和各类健身体育器材齐全,一位正在健身的老人露出幸福的笑容:“邓州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没来之前我们担心当地人会欺生,可搬迁来后政府很支持,周边群众对我们也很好,现在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儿子的婚事最近刚定下来,媳妇是林扒镇本地人,年底就办喜事,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当浩浩江水上天入地穿峡谷一路向北,给干渴的京津大地带来一片滋润时,当人们欣喜地端起一杯从遥远的豫西南流来的清水时,谁都不会忘记为此奉献了家园和土地的人民。历史会铭记他们,铭记这一库滋润千里北国的琼浆,和这一江清澈碧透的大爱。此心安处是故乡,会有越来越多的移民扎根在邓州这片热土,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