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记者 史 娟)“总算把严陵河水盼来了,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秋收有希望喽!”近日,家住夏集镇城隍庙村的村民姚荣贵激动地说。
6月13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放水,断流多日的严陵河再次迎来奔涌河水,同样受益的湍河、刁河等水系水量骤增。与此同时,我市利用有利时机实施人工降雨, “双喜临门”,让农民们欣喜不已,直言“解渴”,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今年以来,我市降雨总体偏少,与往年同期相比,降雨量减少78%,部分河道断流,地下水平均下降1.5米左右,灌溉水源短缺。为应对旱情,我市积极发挥引丹灌区优势,及早谋划,争取南水北调水量1.97亿立方米,联合农机、电力等部门对原有旧井进行淘洗,恢复机井灌溉能力。
市应急管理局防汛办负责人鲁义介绍,为了抗旱保秋,同时使调配的水资源合理化利用,我市组织划分多个渠道片区,灌区管理人员共计80余人分包渠道,指导当地困难群众科学浇地抗旱,抗旱同时做到节水护水。
截至目前,我市新增抗旱水源21处(机井、坑塘),投入人力8.4万人次,投入抗旱设备3.26万台(套),投入抗旱资金1680万元,灌溉农田166万亩,为抗旱保秋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