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乡村田野走来,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一名乡镇普通医生成长为市中医院风湿疼痛科副主任,并担任学科带头人;从医22个春秋冬夏,他靠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根除患者疼痛,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广泛赞誉,书写着一位普通中医医生独特的人生传奇;从医生涯中,他锐意进取,追求卓越……
他就是市中医院风湿疼痛科副主任夏光群。
从“敬业”到“精业”
1998年,夏光群从南阳理工学院国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家乡刘集镇卫生院工作。刚参加工作,他就为自己制定了“从敬业到专业,从专业到精业”的从医目标。“作为一名医生,若不把提升自身业务素养作为内功修为,就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夏光群说。
为提升专业素养,夏光群不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专业理论自修计划,见缝扎针,如饥似渴地钻研新技术、新理论,丰富知识体系。他充分利用临床实践,积极向内行请教,与同行切磋,不耻下问,谦虚好学。
就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夏光群把针灸当作弘扬祖国中医事业的目标,孜孜以求,锲而不舍。
有一次,小杨营镇文昌村60多岁的村民宋某,患脑出血在市大医院救治,手术10天后仍无疗效,只好回到家中。这时,邻居推荐他找刘集镇卫生院的夏光群。夏光群接诊后,仔细查看病情,制定了头部针灸辅之输液的治疗方案,三天后患者渐渐苏醒,半个月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起来。
2016年10月,夏光群以其高超的中医医术和出色的业绩,被调到市中医院担任风湿疼痛科副主任。“工作岗位的调整,对我来说,既是肯定,又是新的考验和挑战。”夏光群说,他深知这一职务的内涵和外延,始终把患者的康复当作最大的心愿。
刚到中医院时,有人对夏光群的业务能力曾提出过质疑,认为乡下来的不就是一个赤脚医生水平?然而,事实胜于雄辩。面对夏光群的努力,国医大师、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十分认可,把他当骨干培养。市中医院一位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在全院职工大会上说:“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患者认可,就是好医生!”领导的鼓励,激发了夏光群的内在动力,他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拜师学艺提技能
为进一步提升业务本领,近几年来,夏光群先后赴北京、郑州、兰州等地进修,拜省中医学院、省中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知名教授为师,学习针灸疗法治疗风湿疼痛等病症,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同时,在国家级医学报刊发表多篇具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
风湿疼痛一直是公认的一个顽症,每当夏光群看着一个个用抬架、用轮椅送进科室的患者,望着他们一张张被病痛折磨多年那凄愁的面孔,他仿佛感同身受,他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若不能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病痛,岂不是枉为人医,愧对家乡父老乡亲。
2016年3月,刘集镇单坡村56岁妇女孙某患脑血管瘤在郑州某医院手术后出现昏迷,10天花去医疗费17万余元,院方见其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便让患者出院。为了尽孝心,家人抱着一线希望,把昏迷不醒的病人送到刘集卫生院,让夏光群诊治。夏光群反复斟酌,采取针灸疗法,并进行输液,两天后患者慢慢苏醒过来,经过20多天的中药治疗,孙某居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刘集镇户周村60多岁的村民周某,早年生小孩后腰疼多年。2017年10月,经夏光群治疗,20多年的腰痛病治好了。她逢人就夸:“夏医生医术真高啊,用几根小针扎扎,就把俺这多年的大病治除根了……”
如此病例,比比皆是……
妙手仁心获赞誉
今年疫情期间,作为党员的他,更是身先士卒,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病坚持上班,义务宣传防疫知识,深受院领导和同志们好评。“当患者选择把病痛交给你治疗时,也选择了信任和希望,而我接过的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无愧无悔的奉献。”夏光群说。
在夏光群担任市中医院风湿疼痛科副主任四年间,市中医院各种疑难风湿疼痛患者治愈率达97%以上。
“正是这种对患者的高度负责和忘我精神,才使许许多多的患者慕名前来,才有了一次次让患者站立行走,起死回生的奇迹!他对病人高度负责,靠妙手、仁心赢得了河湖两省无数患者的信赖。一面面赠送的锦旗,表达着患者家属们的感激之情。”市中医院副院长周雪林说。
穿上白大褂,他把病人当亲人;走出诊疗室,他视患者为朋友。近年来,夏光群先后被评为“邓州市人民健康卫士”“邓州市十大名中医”“邓州市优秀医师”等荣耀称号。与此同时,他还先后被任命为中华颈肩腰腿疼医学会理事、中华微创医师学会常务理事、郑州市软组织疼痛学会常务理事、南阳市重症医学会常务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