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墒播种抢农时,种足种好冬小麦。10月28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十林镇大东村的国家杂交小麦育种基地看到,多台大型拖拉机、播种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间穿梭,整地、播种,一派忙碌景象。
“当前墒情良好,适宜杂交小麦播种,按照计划,大东村杂交小麦育种基地种植杂交小麦500亩,目前已播种完毕。”在麦播现场,市委宣传部驻该村第一书记盛志国介绍。
眼下,正是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我市把小麦播种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切实抓住当前天气好、墒情足的有利时机,迅速行动,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麦播工作正平稳有序进行。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冬小麦种植总面积预计220万亩,截至10月29日下午6时,全市麦田腾茬已全部结束,整地已超过70%以上,播种小麦超过85万亩,若天气晴好,11月5日前后将播种完毕。
麦播过程中,市农业农村部门注重在提高麦播质量、优化品种结构、落实配套技术上下功夫,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提供播种技巧,以及防治小麦地下害虫等方面的服务,详细讲解每个小麦品种的适播期和播种量,科学指导农民适期适量播种,为来年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正是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对于已经整好的田块,要抓紧时间适墒适量播种;对于土壤湿度较大还没有腾茬的个别地块,要抓紧时间腾茬晾墒,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及时整地播种。”市农技中心农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郭振荣提醒农民朋友,不要因为抢时间,在土壤湿度过大时整地,这样容易造成整地质量太差影响播种。
郭振荣介绍,还要注意落实配方施肥、土壤处理、药剂拌种和足墒适量播种(一般一亩地下种25—30斤为宜)等高产措施,对于已经播种的田块,要做好适墒镇压、查苗补种工作。
今年9月份以来,我市经历了几次较强的降水过程,阴雨寡照天气持续时间较长,部分田块由于排水不畅,土壤湿度过大,或有积水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秋作物收获及腾茬整地,小麦播种受到了一定影响。
基于此,市农业技术专家介绍,对于有积水和土壤湿度过大的地块要利用雨歇间隙,尽早开挖三沟(厢沟、腰沟、围沟),确保三沟相通,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尽可能选择播期弹性大的半冬性早熟品种、弱春性品种,这些品种发育进程快,营养生长时间相对较短,后期灌浆速度快,易形成大穗多粒。还要增加播量,以密补晚;增施肥料,以肥补晚;做好种子处理,避免苗期病虫侵害。
目前,全市共投入麦播的各类大型机械2000余台。市农机部门切实做好科技、农机、物资、气象、资金和舆论服务,为完成今年麦播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市农业技术专家介绍,要科学确定小麦品种布局,确保种子质量,选择适宜品种,注意早、中、晚茬,高中低产和旱地品种的合理搭配,防止种植品种单一化和多乱杂。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严防不合格种子下地,做到适时播种,既防止早播,又防止迟播,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全面推广使用包衣种子,开展药剂拌种,做好小麦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集中防治,确保麦播病虫害防治面积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