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平:和谐社会的“和事佬”

2020-12-09 13:29:52 作者:李永先 通讯员 杨 漾 来源:
分享到:

“谢谢,终于找到你了,你的仗义执言,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当市民申彦、申军兄弟找到郑建平道谢时,郑建平说:“不要客气,这是举手之劳。”

“你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呀,要不是你翻窗过去,后果真是不敢想。”当市民程书华拿着锦旗和1000元现金找到郑建平,郑建平说:“一件小事而已,谁见了都会那样做的。”

郑建平原是邓州小草义工团的一名成员,2018年9月,通过组织部考试,如愿成为花洲街道财富世家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2019年3月,被花洲街道抽调到街道信访接待处工作。

见义勇为 消除隐患

11月13日中午,下班回家的郑建平,路过河街北路时,发现一幢10层住宅楼2楼住户的窗户正往外冒烟,他立即飞奔过去,见该户邻居正拿着器物砸大门。郑建平急忙绕到住宅楼外围,观察周边情况,一边让人拨打119,一边拿起锤子,从楼道窗口跳了过去,抓着窗户的护栏,踩着墙壁上的空调板台,移动到住户的窗口,用锤子猛砸护窗和玻璃。

此时,该家女主人也在邻居们帮助下攀爬过来,郑建平快速撤掉两个窗撑,先帮女主人进去,自己紧跟着也爬进浓烟滚滚的房间,两个人捂着口鼻,摸到厨房液化气罐开关,打开门、窗排烟,看到了已经烧煳的菜和被火烤得近乎要焦的炒锅。当119赶到时,火情已被解除。

原来,中午正做饭炒菜的程书华接到取快递的电话,匆忙下楼,取回快递时,发现大门紧锁,又没带钥匙,想到液化气正开着火,就大喊邻居来帮助撬门。由于是防盗门,怎么也打不开,看着浓烟已经从门窗向外冒,想到液化气罐如果爆炸,整幢楼就要毁了,她吓得浑身冒冷汗。关键时刻,路过的郑建平,拔刀相助才消灭了危险。

后经多方打听,程书华得知这位小伙子叫郑建平,在花洲街道信访接待室工作。于是,她特意做了一面“感恩义举 大爱无疆”的锦旗,并带上1000元感谢金,和邻居们一起,送到了花洲街道办事处。

郑建平说啥也不肯接收这1000元钱,拗不过程书华的请求,郑建平只好把1000元现金转给了街道结对帮扶工作队,经街道领导商定同意,将这笔意义非凡的感谢,捐赠给了腰店镇焦林村贫困户邵书红。

仗义执言 化解矛盾

在花洲街道纪检监察室,有着这样一封感谢信:我们是市卫生北路居民申彦和申军,7月18日,我们兄弟俩正在修缮院墙,遭到邻居阻拦并损毁。无奈之下我们打了110,新华派出所出警后,邻居依仗老人没人敢动她,在民警查看了我们的证件,并让我们继续施工时,邻居肆无忌惮仍拆毁我家院墙,引来附近居民和路人围观。正当我们感到无助时,一位中等个子的男士,仔细看了我们的土地证及勘界表,就质问对方:人家证件齐全,凭什么阻拦不让人家修缮院墙?现在是法治社会,邻里之间有问题调解不了就走法律程序解决,大吵大闹,成何体统?

虽然这位陌生男士路过说了几句公道话就离开了,但让我们感到很温暖。为了这份感动,我们经过打听,才知道这位男士叫郑建平,在花洲街道工作,就做了两幅锦旗。一方面表达对郑建平的感谢;另一方面,也表达对街道领导言传身教的肯定。

乐于助人 勇于担当

疫情防控期间,郑建平被安排在街道确诊病例接触者“隔离点”工作。由于封闭管理,物流不通,物资短缺,尤其一次性餐盒,更是供不应求。2月18日晚上,管理人员发现一次性饭盒没了,将直接影响第二天隔离人员的用餐,领导安排郑建平去购置。当天晚上,郑建平骑着电动车跑遍了半个市区,终于通过义工团队友的帮助,凌晨两点才落实到一次性餐盒300个,确保了“隔离点”正常运转。

在隔离点值班期间,郑建平时刻关注着卡口人员和社区老人们的生活。在市小草义工协会的多方协调下,从乡下调运近10吨大葱、白菜等10多种蔬菜,分发到三里阁、中州家园、星光等社区。任务较大的三里阁社区18个卡口值班人员,中午还吃到了水饺、焖面等热乎乎的爱心饭菜;他多次为“隔离点”协调口罩、消毒液、酒精和方便面等物资;协调“隔离点”隔离人员、医生、酒店员工,排解3起纠纷,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是“和事佬”,在郑建平的努力下,大家像一家人,相互协作,共同抗疫,直到“隔离点”撤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