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邓州市道德模范事迹展8】李晓丽:潜心钻研育良种

2023-10-27 10:11:50 作者:张明迪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今年麦子粒好,在选材上跟往年比要更严格一点,把籽粒、品质、角质、粉质都写上,一定要标清品种名……”10月17日,当记者见到李晓丽时,她正在和同事一起挑选小麦种子,为今年育种实验把好最后一道关。

邓州市种子技术服务站副站长、技术推广研究员李晓丽,从事育种工作29年,先后获得国家芝麻区试先进个人、省十大科技人才、省农学会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省服务三农创新人物、省农作物新品种中间试验先进个人、南阳市劳动模范、第七届青年科技奖、邓州市劳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多个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李晓丽一直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中结出的硕果。近三十年来,她情系“三农”,积极服务“三农”事业,致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位奔波在豫西南大地上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技术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在谈起入行的初衷时,李晓丽说她出身农村,深知种子是粮食增产的关键。“那时候我们家人口多,家里的地都是粘土地,产量也不高。当时我父亲一直说要是产量增加了,大家都能吃好、吃饱。他的话让我一直坚定学农学的信念,将来能把粮食产量增高。”李晓丽说,1994年农校毕业选择工作时,大部分同学都希望到政府机关工作,她选择了扎根农业,来到市种子技术服务站育种团队,投身到育种研发工作中。

为了选育好的品种,李晓丽常年守在田间地头,观察不同小麦品种的特性。从整地、规划、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每个环节她都认真把关。越是恶劣天气,她越是往试验田里跑,看看哪些小麦品种抗倒能力强,适应性好,掌握在极端天气里对不同品种的影响。

每年五、六月份是选单株和试验的收获期,也是农业科研人员最忙的时候,大片的麦田可以机械化收割,但育种试验田不能有任何失误和拖延,只能人工收取,一个个麦穗拔,一个个单株拔,用镰刀一行行收割。

“育种还考验我们的眼力、体力,每天下地平均一万步,最高达到两万步。只有来到田间不断观察、不断总结,才能选育出新的品种,试验田就是我们的办公室。”李晓丽边干活边说。

“小麦育种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年要选出合适的亲本材料,第二年要进行杂交,到后期分离选择,往往需要6—7年的时间,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全程还要小心谨慎,辛辛苦苦忙下来却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李晓丽笑着说。

即便是这样,多年间,李晓丽从未停止学习钻研,先后掌握了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常规育种技术。现在,她又着手开展小麦、玉米分子技术研究,选育高产、绿色农作物新品种。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李晓丽说创新永无止境,只要她没有倒下,就不会离开这份事业。

2023年李晓丽被评选为第七届邓州市道德模范,这离不开李晓丽和她团队多年的努力与坚持。

有付出,就有收获。李晓丽带领的团队选育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23个,部分农作物被河南省农业厅定为河南省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其中,国家级以上审定农作物新品种6个。年建立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10万亩左右,生产推广各类农作物合格种子3000多万公斤。她个人获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等多个奖项,主持参与专利5项。

“‘信念赋予力量,汗水浇灌希望’。袁隆平院士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使我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下一步,我们将进行生物育种,把小麦向优质弱筋方面发展,作为一个育种人,我们要向袁隆平院士学习,潜心育种,让小麦品种也超过一吨,让更多人吃到我们‘种’出来的粮食。”李晓丽坚定地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