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白牛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024-04-29 11:44:33 作者:王中献 丁丽丽 赵行舟 高 爽 王 璐 来源:
分享到:

阳春三月,白牛镇桃花朵朵开,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在白牛镇政府所在地,定睛观望那座雄健的“白牛”雕塑,传说中的故事再次浮现在脑海中。瓢泼大雨下了九九八十一天,到处一片汪洋,百姓房屋多有倒塌,人心慌乱。危急时刻,一头巨大的白牛踩水而来,躬下身子开辟河道。水位迅速下降,百姓化险为夷。

美丽的传说寄托着白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靠着勤劳的双手,白牛镇声名远扬。

白牛的桃子很有名。从多年前的“中华寿桃”,到如今的“黄金蟠桃”,品质依旧,口舌生津。

白牛的白菜很有名。从无筋大白菜到“五彩白菜”,路过的车辆,不少停下车,买上几颗,装上一袋。

白牛的奋斗很有名。从全市落后乡镇到明星乡镇,再到全国文明村镇,靠的就是一股拼劲、闯劲。

漫步白牛镇,一座座厂房星罗棋布,婚纱、女鞋、耳机、锂电池……产品种类繁多,有的出口国外,有的为国内知名企业代加工。

“围绕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市场竞争力高、农民收入高,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取得重要进展。”白牛镇党委书记罗建说。

桃 红

最是一年春好处。白牛镇盛营村果园里的一树树桃花竞相绽放,红的、白的、粉的……连绵不断的桃花林组成了最绚烂的春光。

林间,种植户盛涛正在给桃树授粉、整枝、施肥。望着成片的桃树林,他的心情就像桃花一样美好,憧憬着硕果满枝的丰收景象。

可两年前,盛涛却闹着要挖掉自家的桃树。

“支书,支书,挖起来了。”村干部盛家森步履如风,额头沁满汗珠。

“别急,慢慢说。”盛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党支部书记盛利立即站起身。

“两台挖掘机,盛涛的果园里正在挖桃树哩。”盛家森话音未落,在场的村干部围拢过来。

“支书,得赶紧想个办法。”“是啊,已经有几家都挖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让盛利更加心急如焚。他马上给白牛镇党委书记罗建打电话,商量对策。

“召集种植户,商讨解决办法。”罗建当即赶到盛营村。

会议室内,十几个种植户个个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桃是咱村的支柱产业,也是白牛镇一张响亮的名片,不种了太可惜了。”罗建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会议室里立刻吵成一片。

“现在桃树产量、品质都不高,咋种?”盛涛脸憋得通红,“连着两年连阴雨,几乎绝收,我家四口人都指着果园生活。”

盛显峰“腾”地站起来,念起苦经:“我种了10多亩,仅土地流转费都要四五千元,赔不起呀。”

“我的想法是咱们再坚持坚持,这是天灾,不可避免,就是种庄稼也有赚有赔。”说这话的是盛世庄园家庭农场负责人盛林森,他种了80亩桃树。

与盛林森有同样想法的盛红帆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这比种庄稼强多了,种桃亩均收益7000多元,种庄稼一年收入2000多元。”

盛红帆的话让大家陷入沉思。

“从长远看,种桃效益好。”盛利给大家分析说,“桃品质不好,可以改种新品种。”

“换啥品种?”大家面面相觑。

“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罗建说。

紧接着,镇上打起了“组合拳”:带领种植户到山东、湖北等地,学习新技术、考察新品种;组织农技专家对盛营村土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良方案;邀请省、南阳市果树专家为桃产业“把脉问诊”,给种植户“支招”。

经过“把脉问诊”,盛营村最终确定引进黄金蟠桃、黄桃等优质新品种。

2023年,盛营村黄金蟠桃迎来了第一次丰收。从5月中下旬到11月份,鲜桃陆续成熟,买桃子的人络绎不绝。“支书说得没错,还是种桃效益好。”盛涛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同样开心的还有盛林森。他的果园每天销售800余斤黄金蟠桃,纯收入1万余元。“我们拓宽销售渠道,通过抖音、微信等进行网上销售,让鲜桃搭乘电商快车,飞往全国各地。”

目前,该村种植桃树200余亩,建成果园20多个,20多户果农依靠提质升级,“桃”出了黄金。

菜 香

“大家快点过来了,我们一起商量下种蔬菜的事儿。”

白牛镇窦堂村广场,村党支部书记周帅拿着喇叭喊了好一阵,可村民大都站在自家屋檐下,远远观望。

白牛镇一直有蔬菜种植的优势,而传统的种植和销售模式受地域和市场影响很大,时常出现蔬菜滞销。

“种啥最划算?种多了,卖不出去怎么办?”村民周大爷围过来,忧心忡忡。

“不用担心,我们刚刚建成的蔬菜速冻生产线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签订保底收购价格,种子和技术还免费提供。”邓州市巧农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阮金利给大家做着解释。

阮金利是个敢想敢干的人,以前做食品加工,这几年看准了速冻蔬菜行业,一期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年产5000吨速冻蔬菜生产线,既能大大提高蔬菜的保存和方便运输,还能保持蔬菜原有的营养和口感。

走进公司坐落在窦堂村的生产车间,机器声轰鸣,村民们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试生产。刚刚采摘下来的一筐筐鲜嫩油菜,在机器上经过分拣、清洗、喷淋、速冻、包装等多道工序,即将从白牛发往全国。

为带动更多村民增加收入,解决传统蔬菜种植存在的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问题,“巧农人”和乡镇干部不断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算经济账,帮助农户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你看我还能再种点啥?”种植大户贾新林刚刚收了一茬油菜,尝到甜头的他想乘胜追击。

“今天已经谈了300多亩种植合同,这个星期已经签订有2000多亩。”阮金利说。

通过订单农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巧农人”已辐射带动白牛镇庄子、栗葩、盛营等6个村和周边乡镇200余户群众发展果蔬种植业,建成5000亩标准化种植生产示范基地,总产量可达3750万公斤,年产值5000万元。

“巧农人”的产品已经供应给了三全、思念等食品公司,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链接。

除了净菜加工外,为了增加产品附加值,“巧农人”注册商标,开发了蒲公英菜丸子、香菜丸子等多种蔬菜成品,直接供应到百姓的餐桌上。

果蔬育苗、栽培、鲜切果蔬、脱水果蔬销售……“巧农人”有效解决了白牛镇特色果蔬产业发展面临的产业链短、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等问题,让蔬菜重新“香”起来。

“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扩大基地种植面积,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阮金利说,“同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通过业务和资源整合,提高果蔬精细加工研发和推广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计划投资建立自己的机械化收割服务队,服务订单农户。”谈起未来,阮金利喜上眉梢。

选 址

“村里缺少建设用地,咱不能把耕地毁了吧?”“没有合适的场地,到手的项目就要泡汤了。”白牛镇周沟社区会议室里,村干部一个个唉声叹气。

看着大家低落的情绪,周沟社区党支部书记付勇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1年6月7日,淅川县香花镇周沟村205户近1000名村民为了一渠清水送北京,响应国家号召,搬迁至邓州市白牛镇落户安家。

“出路宽了,房子好了,离城近了,怎么利用地理优势发展经济?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门口办企业!”在社区党员大会上,付勇不止一次地提及这个想法。

机会真的来了。2021年,河南济众惠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要在邓州建设分厂,这是一家专业生产械准字号的膏药研发生产销售企业。经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协调对接,决定优先考虑在周沟社区选址。

厂址选在哪里合适?这可愁坏了付勇,几次三番的班子会议开下来,还是毫无头绪。

那段时间,付勇用脚步丈量村庄,总希望能发现合适的土地解决问题。在看到村里服装厂的厂房时,他灵机一动,这不就是现成的厂房吗?

村部南边的厂房原本是用来建设服装厂的,但疫情期间受到冲击,厂房闲置了。

“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连厂房都不用建了,直接现成的就能用。”村干部喜笑颜开,付勇赶紧联系了医疗公司的工作人员。

以为是结束,却只是开始,问题又来了。

“这个厂房太小了,我们可以先把包装这道简单的工序移过来。你们还是得找个场地大一点的地方,能把所有工序都做了,形成完整的生产链。”医疗公司的反馈让项目落地再掀波澜。

“支书,你说咋办?再想不出办法,咱们这里就只是个包装车间了,项目就要换地方投资了!”村干部急得团团转。

付勇没有说话,转身出门,去镇上汇报情况。

镇党委书记罗建听了汇报后,立即安排专人实地考察。踏破铁鞋无觅处,白东村有一处建设用地,正好和周沟社区相邻。

“由镇政府出面协调,利用白东村建设用地解决项目落地问题,两个村共同发展,共同收益,实现双赢。”罗建表示。

白东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招商引资项目作了详细讲解,项目落地后租金两村平分,用工两村群众优先。群众拍手称快。周沟社区招商难题迎刃而解。

“选址成功!白东出地,我们出项目!”付勇话音落地,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占地25亩,投资3000万元,河南济众惠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建设,主要生产销售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年产值达8000万元。

走进工厂,厂房里满溢着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操作的“唰唰”声,熬制药材、分切、片剂合成、包装、捡片……一张张膏药制作出来,发往全国各地。

“工厂建起来了,用工100多人,村里能干活的都去了。家庭矛盾少了,打牌闲聊的没了,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在发生着改变!”付勇很是开心。

彩 礼

“彩礼咱们给多少?听说有一家给娃儿办喜事,花了几十万,这几年都在打工还账。”在白牛镇故事桥村刘展家中,亲戚们你一言我一语。刘展忐忑不安,坐卧不宁。

这边刘展为了彩礼的事一筹莫展,那边媒人开始催,婚期打算定在啥时候?

“也不要光听别人说的话,你看看咱们村这几年不管是谁家,娶媳妇嫁闺女都要的不多,还不如好好坐下来把话说开。”家人们开导刘展别自己吓自己。

“我这会儿就去找媒人商量。”孩子结婚是大事,刘展急匆匆地走出家门。

媒人不停地劝慰刘展放宽心,女孩父母都是明事理的人,说话行事比较实在。

刘展逐渐冷静下来:“你说得对,咱们干着急也没用!还是应该听听女方父母的意见啊。”

在媒人的安排下,男女双方父母见了面,商量具体事宜。

“房、车和家电用品都是现成的,就是这个彩礼……”见到女方父母,刘展说起彩礼,欲言又止。

“说彩礼就太见外了!你们家这个孩子是个老实娃,一有空都来帮我们招呼生意。看我们忙得吃不上一口热饭,还主动来给我们做饭,我们早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了。”女方父母通情达理,“现在的年轻人几个能这样做?只要他们小两口日子过得幸福,比啥都中!彩礼啥的都是形式,我们看中的是你们一家的人品。”

刘展松口气,开心地笑了,自己之前的担忧全是多余的。

2023年国庆节,没有大操大办,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两个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

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得知此事,都夸刘展有福气,找了个好儿媳,羡慕他有明事理的亲家。

正如双方父母所愿,小两口婚后十分孝顺双方父母,生活充实而快乐。

他们认为幸福是靠自己奋斗来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爱情回归到纯粹的本质,为了有更好地发展,决定一起去江苏闯一闯。

“没有彩礼的压力,我们俩每个月的工资都在攒着,现在手里也有点存款,再干几年说不定还能自己当老板呢。”接到孩子的电话,刘展心里满是欢喜:“‘零’彩礼成就了孩子们的好姻缘。”

“在我们村这可不是啥新闻了!近几年,娶妻嫁人都要得不多,‘摒弃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也是我们村村规民约里的一项,让‘低彩礼’成为主流、‘零彩礼’变为可能。”白牛镇故事桥村党支部书记刘培常介绍,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治理高价彩礼的相关制度,规定村民“大喜小办、小喜少办、丧事简办”,不但减少了铺张浪费,遏制了攀比之风,同时也密切了党群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故事桥村的“故事”还在继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