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才几天没来,体育场损坏的设施竟已全部更换!” 近日,在市体育场健身的群众,对着焕然一新的运动场地由衷赞叹。这一让群众直呼“暖心”的变化背后,是市委第五巡察组紧盯民生关切,推动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快速响应、高效整改的生动实践。
8月初,市委第五巡察组进驻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常规巡察。在深入体育场、裴营乡及十林镇等乡镇中心广场实地走访时,巡察组发现多处体育健身设施“带病运行”:羽毛球网破损下垂,室外休息区座椅断裂松动,健身点的漫步机、太极轮等器材或零件损坏、或卡滞失灵,不仅难以满足群众锻炼休憩需求,更让运动安全“悬了心”。
“群众的健身需求不能等,安全隐患更拖不得!” 针对发现的问题,巡察组第一时间向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下发《整改建议书》,明确整改要求与时限。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全面排查、分类处置”的整改方案:对全市健身器材开展拉网式排查,对体育中心内损坏器材能修尽修,无法使用的坚决拆除;对符合建设标准的新增器材场地,通过现场测量、科学规划,确保按标准按时完成器材安装。
截至目前,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已完成12个健身场地的器材安装工作,其中涵盖新农体器材5套35件、健身路径器材7套84件,累计安装器材119件;同步更换断裂的羽毛球网4套,修复破损的休息座椅5处,更换并维修路灯杆宣传版面56块,破损设施“焕新颜”,安全隐患“清零”,群众的健身热情也随之“升温”。
市委第五巡察组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跟踪整改成效,督促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建立健身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全民健身器材设施从“有没有”“坏没坏”的基础保障层面,向“够不够用”“优不优质”的品质提升层面转变,让惠民工程真正扎根群众需求、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