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2017年,市卫计委紧紧围绕打造丹江口库区现代化区域医疗卫生高地这一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群众健康需求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主线,全面加强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卫生计生工作亮点纷呈。
深化医改显成效 医疗服务上台阶
“以前医院的价格比外面药店的贵,你看现在这药价跟外面的一样,以后看病压力减轻了不少呢。”日前,在市人民医院,市民袁先生拿着缴费清单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规范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统一监管。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并设立“爱心病房”,全年贫困户受益9569人次,免收住院押金1894.28万元。对全市困难群众实现全员参保,医保报销2.33万人次,累计金额达902.51万元。同时,将慢性疾病鉴定和就诊医疗机构扩展到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
我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将远程诊疗延伸至乡、村两级,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签约33万余户、146万余人,签约率达82%。
我市顺利完成卫生计生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了市卫生计生监督局。该局与市公安局建立了行刑衔接机制,全年办理医疗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案件1085起,取缔非法医疗机构35家,被评为“河南省卫生计生监督工作先进单位”。
我市成立大病救治专家组,对全市324名贫困大病患者全部开展救治。目前已完成14798户、36121人贫困人口签约,签约率100%。
民生实事惠百姓 健康水平再提升
“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去年我怀孕时,查几项都不要钱,这在以前要花好几百块。”近日,赵集镇余家村村民杨小慧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我市强力推进河南省十大民生实事,实施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覆盖率53.85%,新生儿“两病”筛查率96.87%,听力筛查率93.11%;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145.7%;落实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全年实检宫颈癌21586人,乳腺癌21897人。
去年,我市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达到国家C级标准;成功创建2个省级卫生乡镇、20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和3个省级卫生村。
同时,全面落实“两孩”政策,推进网上登记、一站式服务,优化再生育办理流程,全年住院分娩人数18404人。计生家庭奖扶政策全面落实,共补助奖扶资金1085.2万元,“三项扶助政策”落实率100%。严厉打击“两非”违法案件,出生人口性别优于全省人口性别比。
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到50元,服务项目达到15类50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62.7万份,电子建档率达92.3%。
我市认真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治愈率93.1%,转诊追踪到位率96%。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8%,免费接种11种疫苗、可预防12种传染病,维持全市无脊灰状态、无甲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疗制度更健全 百姓就医更舒心 “您好,请问您要到哪个科室?”近日,在市中心医院综合门诊楼大厅,导医服务台的值班工作人员看到患者小赵在厅内徘徊时主动询问。随后,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引下,小赵很快就明确了妇产科的所在位置以及就诊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
去年以来,我市为全市一级医疗机构量身制定了《医疗质量“十大指标”目标责任书》,医疗质量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市中心医院全面启动“6S”精益管理,市人民医院成功推出“护理品管圈”工作模式;开展“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月”活动,对全市医院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中心医院、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验收;赵集、文渠、九龙、十林4家卫生院成功创建国家“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花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国家卫计委评为“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民医院被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评为“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市全年总诊疗量227.01万人次,同比增长3.57%,医患纠纷处置有序,医疗纠纷明显减少,医患关系持续好转。
全市卫生系统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市人民医院新址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市第三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正在紧张筹备,市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和7家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全部按期竣工,贫困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全市新建15家仲景国医堂、97家中医特色门诊。
“一点一滴总是情,一枝一叶总关民”。回首过去一年,全市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得到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未来,我们将立足实际,以建设健康邓州为目标,瞄准群众期盼,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各级健康政策,让邓州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长寿、更幸福。”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吴玉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