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邓州“编外雷锋团”发展历程回眸

2018-02-23 20:31:53 作者:朱可铮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编者按:2018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5周年。近年来,邓州“编外雷锋团”传播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实现了由自发到组织、由个体到群体的转变,成为全国最大的学雷锋志愿者团体之一。为了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代代发扬,本报特开辟“雷锋在我们身边”栏目,报道我市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展示学雷锋活动给我市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邓州“编外雷锋团”起源于雷锋,产生于全民学雷锋的大背景,发展于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亿万人民对雷锋精神的呼唤和期待。
      ——题记
      1960年8月,邓州560名青年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沈阳军区原工程兵第10团,成为雷锋的战友。自1964年起,560名雷锋生前战友相继复原退伍、转业,他们不仅把雷锋的日记、照片装进了背包,也把雷锋精神“背”回了家乡。他们时刻不忘自己是雷锋的战友,坚持默默无闻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他们的行动引起了邓州市领导的高度关注。
      1989年,正当中央作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之时,邓州市委、市政府组织雷锋的战友成立了“学雷锋指导委员会”,积极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开展学雷锋活动,这个先进群体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编外雷锋团”。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1991年4月,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研究决定,把回乡的560名雷锋战友仿照部队建制组团,作为邓州学雷锋活动的先进典型,正式命名为邓州“编外雷锋团”。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1991年4月,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研究决定,把回乡的560名雷锋战友仿照部队建制组团,作为邓州学雷锋活动的先进典型,正式命名为邓州“编外雷锋团”。
      从此,“编外雷锋团”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实现了从个体到群体,有组织、有目标、有阵地的转变。随着“编外雷锋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邓州乃至其他地方的社会各界纷纷申请加入邓州编外雷锋团,相继成立了房管营、青年营、交警营、电力营、少年营、大学生营、吧友营。至目前,“编外雷锋团”已由最初的3个雷锋战友营560人发展到目前的23个营10个直属连,成员涉及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网民各个层次、各类人群1.3万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学雷锋志愿者团体之一。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自“编外雷锋团”成立以来,每个团员始终坚持不懈地以“雷锋战友要为雷锋争光”为座右铭,不断勉励自己,默默无闻甘作“革命的傻子”“人民的傻子”,立足本职岗位,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几十年来,邓州“编外雷锋团”将弘扬雷锋精神作为毕生的使命和永恒的追求,事迹感人,精神宝贵。“编外雷锋团”党支部书记、团长宋清梅笔记本上雷锋的闪光赠言激励着他和战友们,不计名利得失,为国分忧,为民奉献,终生无悔学雷锋。他年过古稀,却始终不忘雷锋同志生前教诲,以宣传弘扬雷锋精神为己任,足迹遍布13个省(市)48个县(市)区,听众150余万人次。他就像种子,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绽放出雷锋精神之花。他的先进事迹曾被中央、省市等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他个人也曾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编外雷锋团”涌现出了一大批爱憎分明、信念坚定的时代典型。“编外雷锋团”的成员分布在邓州的各行各业,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他们都能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中有很多人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从邓州的雷锋路、雷锋学校、雷锋银行、雷锋纪念馆、遍布城乡的1.3万名雷锋志愿团成员传承和弘扬着雷锋的美德,自觉实践和弘扬雷锋精神,成为邓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国雷锋志愿者学习的榜样。
      目前,“编外雷锋团”的正能量影响到全国各地,这个英雄的群体先后被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省委宣传部、军区政治部、民政厅,南阳市委、市政府、军分区,邓州市委、市政府、人武部先后作出向“编外雷锋团”学习的决定。邓州市也荣获“中国第一雷锋城”荣誉称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