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也能淘黄金――记三源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张小三

2018-01-19 18:59:17 作者:李永先 张银珍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记者 李永先  实习记者 张银珍) “脑子活泛,勤奋能干。”这是所有认识张小三的人对他的印象。
        1月12日,记者踩着尚未完全融化的积雪,来到龙堰乡的三源水产养殖合作社,见到了这位被乡亲们称作“经济能人”的理事长张小三。
        从18岁外出务工,2009年,张小三在湖北孝感市淘到了第一桶金。在湖北的长期生活,使他对当地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发现有一种茶树的植物油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商机。2012年,张小三投资1000多万元,承包了2700多亩荒山,种上了茶油树。
        “5年的坚持,今年就要见效益了。”由于茶油树5年才能挂果榨油,提及茶油树张小三说。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在湖北为未来进行谋划时,2016年底,老家传来了父亲病重的消息。“我很愧疚,一直忙于事业,很少有时间陪年迈的父亲。”张小三说。
        一向低调朴素的张小三,不仅事业做得大,而且孝顺,村里的人都赞赏他,但病重的父亲却不以为然:“事业做得再大,我也看不见。”父亲的话让乡亲们都替他叫屈:“你的事业在外地做那么好,为什么不回家乡发展啊?让你父亲看看,老人心里也高兴。”一句话的提醒加快了张小三回乡的步伐。
        “回到家乡,我发现村里的变化很大,道路等基础设施虽然很完善,但致富项目的短缺,桎梏了经济的发展。结合自己在湖北接触过很多水产养殖的大户,既有成熟的经验,也了解国家对这类项目的政策支持,2016年底,三源水产养殖合作社挂牌成立了。”张小三介绍道。
        有了平台和方向,就是目标的选择和运作了。“水产养殖是我想了很久的事,做,就要做好。”张小三说。考虑到水产养殖的“产”与“销”,他用了很短的时间,就选定了台湾泥鳅这个品种,并与江苏连云港市水保水产签下合作协议,三源水产养殖合作社成了连云港水保水产的养殖合作基地,解决了水产销路的关键问题。
        “台湾泥鳅的养殖周期短,效益高。养殖技术含量不高,但孵化很麻烦,我要做好孵化,为更多的乡亲提供泥鳅苗。”张小三说,台湾泥鳅不打洞,只要扎好天网,防止鸟类捕食,一亩地投入5—8千元,年毛收入1.5—2万元。每年4—6月和9—11月,基地就孵化两次,每次在7亿尾左右,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泥鳅苗,并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养殖户不用考虑产品销路问题。
        仅一年时间,龙堰、白牛、陶营、汲滩等多个乡镇的合作养殖户。已经见到效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我希望更多的养殖户行动起来,不仅自己致富,还可以带动贫困户一起奔小康。泥土地里也能淘黄金,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张小三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