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目前,我市已有143家民营企业和异地商会,参与对107个村的结对帮扶,共帮扶贫困户2800余户……”近日,市工商联主席盛望在对省工商联专题调研“百企帮百村”汇报中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以来,市工商联根据省关于开展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一系列精神,迅速行动,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协调市扶贫办,指导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安排就业、代养分红、小额贷款入股分红、扶贫救助基金帮扶等模式,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1亿元,安排贫困户就业和短期用工7800余人次,帮助贫困户增收1300余万元。
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由市委统战部长为组长,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为副组长,统战部、市扶贫办、市工商联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邓州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每周一下午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及时总结和布置工作,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专题会议3次,召开工作推进会3次,座谈会议6次,专题宣传活动2次,培训会2次,认真学习精准扶贫行动精神,对下一步我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拟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协调机制,并组织召开了邓州市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启动仪式,进行专题调研、督导2次,确定了示范点,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发挥示范带动
工作中,市工商联及时发现并总结“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感人事迹、典型经验,并在全市推广,积极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如:大力宣传黄志牧业、驰诚驾校、凯达汽车、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等在精准扶贫中的突出贡献。同时,利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和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活动,大力宣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扶贫济困的企业,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注,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氛围。
创新扶贫模式
市工商联积极在全市推进“政企银保”四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新模式,由市委、市政府协调服务,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黄志牧业有限公司组织实施,银行解决融资问题,农险公司提供风险管控,采取土地、项目资金入股分红、就近务工、生猪代养等多种帮扶模式,先后在小杨营、腰店等乡镇建立养殖扶贫基地,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至目前,全市共挂牌扶贫基地60余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850余人。其次,通过转移就业培训、加大政策扶持、依托产业集聚区平台优势等三大举措,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扶贫车间,吸纳周边贫困人口灵活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已建成精准扶贫车间40余个,解决贫困劳动力3000余人就业问题。
搭好沟通桥梁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市工商联在协调民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原则,找准帮扶的切入点,探索出了产业带动、直接参与、技术培训、公益捐助等帮扶模式,确保活动不走过场。”盛望告诉记者。同时,坚持每月督查一次帮扶工作,及时发现和培养典型,以典型引路,带动更多的村企结对,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办)、市委统战部目标考评,以引起乡镇(办)党委政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