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翻转到2013年7月,在新疆,一位农民工的书画作品、诗歌、园林艺术,吸引了阿克苏日报、阿克苏电视台记者的目光,他们先后对其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当年这位被报道的农民工就是我市赵集镇吕家村60多岁的汤贵武。
爱上绘画
汤贵武说,小学五年级时,他像着了迷似地爱上了绘画,见什么画什么。但是由于兄妹多,又处在那个动荡年代,家庭十分贫穷,无法为他创造更好的绘画条件。初中一年级时,大队革委会要办一个阶段教育展览馆,学校为迎接展览馆开馆仪式,组织了一个文艺宣传队,需要表演节目。一个节目要配一幅背景画,如韶山、延安、遵义等革命圣地,他用一个暑假画了这些宣传画,还自制了升降杆。晚上演出时,演一个节目,升降杆上挂一幅画,将画升起来,在当时很是新颖。大家都很震惊:这孩子还会画画儿,画得这么好。
由于家庭背景原因,汤贵武遗憾的是没被推荐上高中,初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
钻研绘画
1981年8月,汤贵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为了绘画技艺有所发展,他在教学期间报名参加了中央美院开办的中国书画函授大专班学习。他对教材认真学习钻研,并购买了《书画书摘》《名师画苑》《论语》《国家干部必读之书》等书籍进行学习。他主攻油画,兼修国画、工笔画。
在函授大专班学习毕业前夕,教授让学生交毕业论文和绘画作品。一天上午,汤贵武用架子车往家里拉庄稼时,一不小心,车翻了。他的腿被砸伤,不能走路。汤贵武在家养病期间,忍着腿痛,仍坚持扶案画画儿、写论文。当时他精心画的一幅《月季》图上交后,经北京总校评委评定后,获得《艺术大专毕业证》,汤贵武终于毕业。
教学期间,当时的赵集乡里为发展畜牧业,交给汤贵武一个任务,让他在乡畜牧站大门旁画一幅黄牛油画。汤贵武经过精心设计,认真绘画。一星期后,一幅栩栩如生的《黄牛图》呈现在乡畜牧站大门旁,引来无数行人驻足观看。由此,汤贵武的名声日渐响亮,裴营、高集等乡领导纷纷邀请他去设计宣传版面,画大型油画等。
飘泊四方
为了生计,汤贵武后来辞去民办教师工作,与妻子一起去郑州、新疆、甘肃等地打工。在新疆阿克苏市十余年,他为广州一家房地产商搞园林工作。空闲时间,他背着自制的简易画夹到大漠戈壁写生,有时在简陋的住室埋头作画。《叶尔羌河畔的胡杨树》是汤贵武比较喜欢的一幅作品,那是他2013年6月份在阿克苏市阿瓦提县时创作的作品。在新疆期间,汤贵武创作了一册厚厚的《山水素描集》。他的画基本上是通过写生创作完成的。
丰富的经历为汤贵武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与素材。1999年,他来到了甘肃榆中,这段经历使他难以忘怀。去年9月,他据此创作了一幅《高原情》。
2017年3月,他在《桑榆之光》报发表了组诗《老年生活十步走》和《忆新疆》。自编了两本乡土诗歌集《大道小路》和《雨声》,并编写了《新编儿歌》,选编了《智力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