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农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更是干部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的主战场。因此,全力以赴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然会开启农业发展的“快进键”。
2017年,我市将聚焦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夯实农业根基,激发富民强村活力,提升“三农”工作内生动力,保障我市新型农业现代化步入快车道。
两大抓手盘活镇域经济
以示范区建设为依托,以土地综合开发为抓手,我市打出一套组合拳,催生农业发展新路子,推动镇域经济大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启动文渠、张村、十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建设是农业农村带有方向性、改革性和综合性建设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突出抓好十林、张村、文渠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水利、电力、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奶牛、肉牛、生猪、特色果蔬、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达到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的。
持续抓好孟楼镇土地综合开发。孟楼镇土地综合开发是农业农村带有方向性、改革性和综合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另一个方面,且具有革命性。突出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加快土地流转、集中,发展规模化经营,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一二三产融台发展。重点扶持、着力催生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打造为农村承载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
夯实基础建设提高产能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2016年,我市粮食生产总产达32.27亿斤;在桑庄、腰店等乡镇创办的小麦、玉米示范片加权平均单产分别达到654公斤、713公斤;杨营的夏季花生单产已达550公斤,构林冯庄村的黄豆单产达400公斤,突破历史记录。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作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我市充分发挥这一大优势、一张王牌,全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高粮食产能。
记者注意到,2017年,我市将继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达到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提升粮食产能的目的。2017年将完成孟楼、林扒、彭桥15万亩高标准良田、2万亩节水工程建设。
今年,我市将持续抓好农业基础实施水系连通建设项目。继续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持续实施骨干河道渠道水系连通、水系治理和拦河蓄水工程,增加蓄水面积。持续推进引丹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及早启动湍北灌区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启动小河流、小水库、拦河坝、水电站、引丹灌区节水灌溉等23 个项目建设。
调优结构助推农业改革
2017年,我市农业将突出三个调优,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调优种植养殖业结构。突出抓好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牧草、优质林果、中草药等结构调整点,结合水系连通,围绕水资源利用,新建水塘、开挖垛田,大力发展涉水农业,争取水作物种植面积到达5万亩。调优养殖业结构。主攻奶牛、水产养殖,全市奶牛存栏达到2.5万头,水产养殖达到6万亩。
调优产品结构。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作为主攻方向,补齐绿色生态短板,改变传统大水大肥农业生产方式,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牛-菌-沼”、“猪-沼-电”等农业循环生态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今年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0个。
调优资源结构。着力推进农村“两权”(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改革,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离,激活农村资源活力,优化农村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