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丰硕

2016-10-20 10:35:17 作者:朱可铮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金秋时节,正值丰收的季节,黄澄澄的晚秋黄梨、晶莹剔透的葡萄、新鲜的时令蔬菜、无公害的肉禽类,真可谓琳琅满目……这些富有特色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需求,也叫响了我市特色农业品牌。

    近年来,我市按照稳粮食、调结构、转方式的总要求,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提高效益,促进我市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2012年以来,我市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135万亩,预计至2020年将建成170万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投资1.1亿元完成了严陵河、默河等5条河流治理任务,治理长度32.16公里。投资9146万元,完成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工程。投资1130万元,打造涉及十林、张村、文渠等3个乡镇的13个行政村的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投资9483万元,对4个项目区的8条河流“水系连通”进行有效治理,治理总长度81公里。

    “我从本村村民手中租种耕地60亩,购置了拖拉机、抽水机等农用机械,建起了‘家庭农庄’,又从农科院引进一年两季脱毒土豆种子试种。到了土豆收获季节,我请来周边的邻里帮忙,合理计酬,按工付费,他们很乐意。在销路上,我与湖北十堰、襄阳农贸市场签订了土豆购销合同,销路很好。”龙堰乡农民惠学用喜笑颜开,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种子、化肥、雇工、机械折旧等费用,一年两季,亩纯收入2600元。

    无独有偶。构林镇河上村果农柳申文租种土地180亩种植晚秋黄梨,每亩产量达万斤,亩产年利润近万元。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该村的众多村民种植晚秋黄梨,大家共同走上了富裕道路。还有该镇的官刘村、袁岗村,两村流转土地1500余亩,集中建起了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2015年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1100亩,产量28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580万元。

    构林镇官刘村党支部书记刘邦新告诉记者,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率先创建12家3000只以上的规模养鸡场和3家2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随着养殖场迅速发展壮大,该村相继又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使养殖户成本进一步降低。2009年,该村畜产品绿色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定证书获省畜牧局批准,畜产品远销湖北、安徽、广东等地。2015年,该村已发展养殖小区18个,养殖户达282家,人均纯收入达8000余元,养殖业带动全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养殖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这是近年来我市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一个缩影。至目前,全市共有26个乡镇(街区)、589个行政村、7049个村民小组、33.2万农户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中1622个村民小组已同农户补签了二轮承包合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拿出1498.4万元产业扶持资金,重点发展养殖业,蔬菜种植和林果业。在养殖业上,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做实做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现已率先在黄志牧业公司探索实施“公司+农户”带动贫困户的运行模式,计划两年内在50个贫困村里各建一个养殖小区。在种植业上,利用鸿富、鼎鑫、先天下种业等发展优势种植业。采取贫困户自主经营,贫困户土地租赁、入股,到户增收补助资金入股,吸纳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参与生产劳动等模式,带动贫困家庭增收脱贫。

    “产业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下一步,我市将重点研究种、养、加、销一体化生产模式,加强产业集群培育,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企业化、市场化、标准化、链条化,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采访结束,农业局局长马黎升说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