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她是一位勤俭持家、孝敬老人的好媳妇,是一位教子有方、言传身教的好妈妈,更是一位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好教师……她就是我市张楼乡中心校八年级教师――张玉兰。
自从结婚以来,真诚善良的张玉兰深得婆家人的喜爱,左邻右舍,无论谁家有困难,她都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为灾区的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也曾为家庭困难的学生贴补生活费,代交学费……
张玉兰有一位单身的舅舅,2006年时,舅舅患上恶性肿瘤,为给舅舅更好的治疗,他曾多次往返邓州、南阳两地寻医问药,舅舅在南阳住院累计几个月,期间多数都是张玉兰在照看,为他洗衣做饭、擦屎倒尿。2014年,公公不幸患上了食道癌,为了让公公得到更好的照顾,在公公出院之后就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住,每天变着花样给公公做不同的营养饭菜,在她的悉心照看下,老人恢复得很好。
她不但孝敬公婆,对丈夫的兄弟姐妹也是照顾有加。弟媳常年有病,弟弟一家生活困难,她空闲的时候就来到弟弟家帮忙,给钱给物,给侄儿侄女洗衣梳头,为弟媳看病跑前跑后……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张玉兰的孩子2014年以全市第三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无不夸赞张玉兰,不仅教育好别人家的孩子,也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才。
在教育的问题上,张玉兰可没少下功夫,她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发展。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坚持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有意识地培养其阅读习惯,制定阅读计划,直到现在,已经在大学校园的孩子仍然保持着经常阅读的好习惯。
张玉兰说:“我们中国的父母是典型的家长型父母,我认为与孩子一起成长应该像朋友一样,才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发展。”张玉兰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在孩子上高三的时候,心理压力特别大,她经常和孩子谈心,鼓励孩子,陪他一起散步打羽毛球,到附近的景点一日游等来缓解他紧张的学习压力。
28年的从教生涯,张玉兰深深感受到教育学生得用“爱心”。作为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几乎是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她平时最喜欢和学生拉家常,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发自内心朋友式的真诚,从而搭建起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
有一次,张玉兰了解到班里的“小赛玉”父母离婚了,给她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打算退学。于是,张玉兰就利用下班时间去“小赛玉”家了解情况。原来她的父母婚姻出现矛盾,分别离家出走,爷爷奶奶也将对其母亲的憎恨迁怒到小赛玉身上,爷爷酗酒成性,对她非打即骂,家庭状况也非常糟糕。
张玉兰回校后,就发动全班同学帮助她,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张玉兰也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200元为她垫付学费,就这样,“小赛玉”又回到了班级。
张玉兰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扮演着一位慈母角色。她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善良,为孩子们铺就一条通往希望与成功的路,她的博爱与慈善正影响着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