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今年3月30日,河南卫视对我市农信联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4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一行5人又专题采访了该社为贫困居民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市农信联社如何能取得骄人成绩,吸引上级媒体眼球?日前,记者采访了市农信联社理事长史德生。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社按照省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关部署,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信贷投放,倾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
据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市农信联社各项贷款余额达55.75亿元,较年初净增1.31亿元,在全市11家金融机构中,市农信联社用三分之一的存款市场支撑起全市近半的信贷资金市场需求,有力地服务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大扶贫政策支持力度
“扶贫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服务‘三农’的能力,我们不断加大扶贫信贷政策支持力度,切实支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史德生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社在南阳农信系统率先出台了《2016年精准扶贫基金方案》,针对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信用评定,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贷款。并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支持,促进其发展增收项目,帮助其尽快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该社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对贫困户上报的各类贷款实行优先审批,针对贫困人群生产生活的贷款实行优先发放,并适当降低利率,给予优惠,确保金融扶贫及时、有力。
拓展创新扶贫服务模式
为了实现扶贫工作信贷额度规模化、扶贫对象最大化,市农信联社拓展合作空间,通过与地方政府协作,明确相关授信等级标准、工作流程,在各乡镇、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开“贫困农户小额信贷”办理流程及扶贫贴息相关政策,建立贫困农户贷款绿色通道,并积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史德生告诉记者,该社还不断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创新推出了仓单质押、活体抵押、林权抵押、土地经营承包权抵押、企业联保、协会联保、存货抵押、资产管理计划等全新的贷款服务方式,特别是在全省首家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有效地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全力扶贫实现“双赢”,该社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推广“核心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加农户”的信贷模式,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基础,通过批量开发、提前授信等方式优化贷款流程,为贫困村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信贷资金支持。
倾力支持巾帼致富典型
史德生告诉记者,“巾帼致富典型”贷款是农信联社和各乡镇妇联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有力促进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市农信联社会同市妇联立足全局,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制定了适合实际的实施方案,真正把支持“巾帼致富典型”专项小额贷款管好用好,发挥最大效用。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巾帼致富典型”贷款17300万元,切实解决了巾帼创业“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问题。今年又新增投放额3000万元,持续加大对“巾帼致富典型”提供资金支持。
记者注意到,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社扎实开展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活动,详细了解贫困妇女、留守妇女家庭人口、农业生产、经济收入等情况,精准识别农户的困难程度,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为“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筑牢基础。
史德生说,为了让申请贷款的贫困妇女、留守妇女尽快用上帮扶资金,市农信联社缩短业务办理流程,全社实行限时办结制,对忠诚度和信用度高的贫困妇女、留守妇女实行利率优惠政策,适当降低利率浮动幅度,让利于民,深受广大贫困妇女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