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5月13日,上午8点整。花洲街道党工委书记黑晓森、办事处主任杨威带领该街道工作人员,早早地来到建设街居委会一座蜂窝煤厂院内,一台大型挖掘机在旁边严阵以待。该区域为我市团结中路改造一期工程江家坑安置区,为保证早日稳妥安置拆迁群众,花洲街道把这里作为他们拆迁攻坚的“第一战”。
挖掘机挥动铁臂,不到半小时,高大的厂棚连同院内附属用房已全部拆除完毕。这标志着花洲街道团结中路改造拆迁攻坚战正式进入了实质阶段。
全市团结中路改造动员会召开以来的20多天时间,对于花洲街道办事处全体党员干部来说,每天都是他们的“工作日”。该街道抽调精干力量,根据不同区域成立3个项目指挥部,会同土地、城管、房管、规划、征收等部门,分配入户测量摸底,全力以赴投入到改造建设工作中。截至目前,该街道共入户测量房屋380余户,正式签订补偿安置协议100余户。
该街道建设街居委会6组群众刘成彦,是市医药公司的一名职工。他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应识大体,顾大局,带头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配合办事处拆迁。”在他家的院子里记者看到,一棵直径约60公分枝繁叶茂的梧桐树,把整个院子遮的严严实实。“这棵树是我亲手栽的,整整30年了,我打算把它捐给园林部门,也算为城市建设作点贡献。”刘成彦抬眼望着这棵他看着长大的梧桐树,满脸深情。
花洲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威介绍:“按照我市‘一线三点’征拆思路,结合实际,我们制定了‘一线一点’征拆方案。拆迁过程体现出‘实、细、严’,既务实苦干,把工作做实做细,又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把握政策底线,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但对于可上可下的地方,我们尽量为群众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据在花园街经营一家五谷杂粮店的老人讲,南北花园街曾是邓县的农贸集市、粮行和花行鸟市,过去热闹非凡;东西花园街聚集有上百家布摊,有绳铺、竹匠铺,还有醋坊、中药铺,曾经生意火爆。然而近年来,随着邓州城市空间的不断外延,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花园街日渐破败的趋势愈发明显,如今居住这里已没有多少荣耀感可言。
建设街居委会70多岁的老党支部书记董光耀告诉记者,当地群众看到别处环境优雅、出行方便的高档小区越来越多,都坐不住了,多数群众还是支持拆迁改造的,他们迫切希望改变生活环境。
在建设街居委会补偿安置协议签订现场,记者看到,中国农业银行邓州支行的工作人员带着公章、支票正为拆迁群众现场办理有关补偿手续。刚刚拿到现金支票的拆迁群众刘克勇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家祖上三代就在这里居住,想到马上就要搬离,夜里睡醒还禁不住眼泪满面。但老人家心里清楚,这一片儿已经成为束缚城市发展的瓶颈,不舍归不舍,在个人利益和大局利益冲突时,他毅然选择了大局利益。
据了解,在花洲街道辖区有房屋拆迁任务的市政协3名工作人员,构林镇政府1名工作人员,市工商局、卫计委、粮食局、二工局、粮面厂、网通公司、印刷厂等单位的10名工作人员,目前均已完成了协议签订,为拆迁改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整个拆迁过程,我们坚持做到‘平安拆迁、和谐拆迁、保护拆迁’,既确保大局平安和谐稳定,又对范围内的古建筑物精心保护。”花洲街道党工委书记黑晓森说,“改造建设动员会以来,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全力投入到改造中,每天都是我们的工作日。只要能如期完成拆迁任务,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党员干部苦点累点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