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攻坚 水润穰原

2016-03-24 10:41:46 作者:王崇顺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农业的命脉在水利。对于邓州这个拥有244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市而言,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五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3458万元,用于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基本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5万亩,实现了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目标;2015年粮食总产量25.3亿斤,与2010年的20.7亿斤相比,增长22.2%。

    五年来,累计投入2.8296亿元,用于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金额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有效解决了50.3万群众和10.4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

    五年来,完成了17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除了自身安全隐患,完善了防洪体系,提高了水资源调控能力并发挥出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186万元用于水土流失治理,治理面积26.718平方公里。项目的实施使我市流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得到有效促进。

    2011―2015年度,我市连续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

    “十二五”期间,我市抢抓中央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机遇,水利发展保持较快势头。争取到水利项目总投资7.32亿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市防汛抗洪标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保障了粮食连年增收,加快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关键词:6亿立方米水

    国家为补偿我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作出的巨大牺牲,从2014年11月开始,每年分配给我市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这是对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巨大贡献的充分肯定。

    中线干渠在邓州段共设3个分水口门,1号口门位于淅川县九重镇肖楼村,每年分配南阳引丹灌区农业用水6亿立方米,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1号口门共承接水量3.3亿立方米;2号口门位于九龙镇望城岗村,分配城市生活、工业用水0.92亿立方米,由市一、二、三水厂承接;3号口门位于赵集镇董家村,分配给当地南水北调移民生活用水量0.1亿立方米,由赵集水厂承接。

    2015年9月24日上午10时,随着二水厂供水主阀门的徐徐打开,清澈甘甜的丹江水正式进入我市部分寻常百姓家。丹江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水质优于国家标准。

    张沟水库是南阳引丹灌区规划建设的中型反调节水库之一,流域面积5.02平方公里,主要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引水充库。张沟水库续建工程完工后,可有效灌溉农田5万亩,向城区日供生活用水6万吨。截至2月底,已完成整个续建工程量的80%,计划在年底前竣工验收并试投入运行。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

    邓州市属长江流域,境内河流分属唐白河和汉江2个水系,其中唐白河水系在我市境内流域面积18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9.06%,汉江流域邓州境内面积49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0.94%。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9条,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湍河、刁河、严陵河、赵河四条。

    “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对湍河、刁河、扒淤河、严陵河、默河等6条河流的7段42.642公里进行了治理,批复投入总资金1.65亿元。该项目已于“十二五”时期逐步实施,项目建成后将在防汛抗洪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降低沿河道两岸农田水毁损失和水土流失。

    关键词:水系连通

    水是城市的灵魂,水系如同城市的血脉。

    2014年以来,我市对小草河、运粮河、礓石河3条河流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工程,投入总资金7077万元,计划治理总长67.26公里,截至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

    2015年,上级又批复了十林张村项目区河道治理项目,投入总资金2406万元,该项目计划于今年开始实施。

    除此之外,规划已批复未实施的河道治理项目还有:北黄渠河、旱九江、溢静河、大小洪渠、南得子河、王良西沟等7条河流的水系连通项目,将于“十三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实施的水系连通引水项目有:引丹姜湾分干和刁河连通工程(刁河枯水时段将引丹水补充刁河水库及谭庙水库),刁河、土山渠、外城河连通工程(通过刁河、土山渠、外城河连通工程,向城区供水),内外城河及湍河连通工程(补充湍河湿地公园景观用水),运粮河向谭庙水库补水工程,严陵河、西礓石河、楚河、湍河水系连通工程(通过三郎堰灌区现有渠系连通西礓石河、楚河,确保湍北新区景观及生态用水)。

    关键词: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关系民安,惠及民生,事关群众福祉。

    在饮水安全项目建后管理工作中,我市成立了农村供水有限公司,对全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各村成立用水协会,由饮水建管局和用水协会对其经营过程实施全程监督,保证水费收缴及时、价位合理。对供水管理过程中遇到停电、跑冒滴漏、设备故障等问题,我市成立了26个抢险抢修小分队,划片分包,及时准确处理突发问题。此外,还编制了《邓州市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利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设备,选定赵集镇罗家村、张村镇张北村、构林镇古村等42处饮水工程作为农村监测点,开展水质动态监测工作,有效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2015年,我市新建联村集中供水工程3处,新建单村集中供水工程14处。目前,这17处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水,有效解决了10.8万人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

    “十三五”展望

    市长罗岩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按照中心城区“一带、三环、四湖、八脉”总体布局,整体规划城区河湖水景水系,着力打造水系生态廊道,实现水城互通互融,建设水美城市。

    “十三五”期间,我市水利规划总投资约126亿元,款项将用于防洪抗灾减灾、民生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等5大类26小项。到那时,邓州城乡绿水环绕,将呈现出“绿、亮、净、畅、美”的崭新面貌,邓州城乡将被打造成为“北方小江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