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满眼花千枝――2015年度全市机构编制暨直管体制改革工作综述

2016-02-23 08:47:15 作者:魏新征 谢殿波 李光军 来源:
分享到:

    邓州网讯 2015年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全省目标量化考评中,被评为一等奖,直管改革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控编减编、信息宣传等单项工作成绩卓著,被表彰为“特殊贡献奖”,共奖励现金25万元。

    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落地有声。召开工作会议,印发《邓州市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精简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减少了25%;审批环节减少30%;承诺时限减少了30%,其中涉及到工业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的审批压缩了50%,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目标。

    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有条不紊。根据《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参照行政许可和其他类别等8个分类方式,全面梳理部门现有行政职权。市编办会同市政府法制办对各部门上报的职权依法依规进行审查、核定,共梳理出32个工作单位2823项权责清单(其中行政许可189项,行政处罚2133项,行政强制109项,行政征收40项,行政给付9项,行政检查78项,行政确认59项,其他职权206项)。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按照省批复的有关精神,去年9月,完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组建整合工作,并修订完成25个政府工作部门“三定”规定。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设置17个副科级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工商、质监向食药监部门人员编制划转全部到位。穰东镇、构林镇被列入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已制定《邓州市穰东镇构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拟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40项,涉及18个政府部门,待省编办批复后实施。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在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按照行政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生产经营类等类别,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批复工作,共印发批复文件72份。做好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准备工作。推进交通运输执法体制改革,成立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所,核定全供事业编制146名。同时,积极做好文化体制、公立医院等相关领域行业体制改革。

    直管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积极落实加快直管县发展政策。市编办会同政府办对省政府出台的支持直管县发展的50条意见进行细化分解,目前,直管县代管供电企业上划、8家企业申报“百千万工程项目”、商务中心区信息化产业园项目纳入省发改委扶持范围、新争取构林镇两个土地整理项目资金2.2亿元、预投资1亿元的孟楼镇土地整理项目已纳入省项目库、白牛镇和习营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争取公安和消防信息系统设施改善专项资金2000万元、金融机构实现全市600多个行政村自助网点全覆盖、郑州银行和中信银行邓州支行开业、信用社代理人民币发行库业务、“雪阳胚衫”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等工作已全部完成。

    加快推进省级协调支持事项落实。经积极协调,我市共有4个项目纳入省级协调支持事项专案专题: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初科研已编制完成,并报省发改委待批;支持邓州市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相关支持事项已列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建设邓州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报告、论证报告已上报待批;加大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财政补贴,按照补贴面积257.45万亩,省财政厅已拨付资金3480万元,并组织实施。

    统筹推进垂直管理部门体制改革。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市地税局、电业局、农信社以及企业养老保险局、盐业局等单位管理体制理顺工作。同时,理顺金融、电信等中央垂直单位的请求和愿望,促使央属单位跟进省直管改革步伐,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力度。

    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管理

    规范进人入编程序管理。先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向市编办提交进人用编报告;提出进人用编初步意见,按照规定权限报市编委领导审批;经批准同意后,市编办下发《机构编制审核通知单》办理相关手续。着力解决“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硬性要求与全面直管对急缺专业人才需求的矛盾,出台实施《邓州市人才专项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去年以来,经向省编办报批,在编制限额内,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232人,特岗服务期满入编98人,卫生系统公开招聘医护人员167名,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2名(含使用人才专项编制8名)。

    严守机构设置管理规定。严格机构设置审批程序,凡涉及机构设置、变更等事项,必须经市编办审核把关,按照规定程序提交市编委会和省编办研究、审批或备案。坚持“撤一建一或撤多建一”原则,从严审核把关。去年以来,共撤销市委总机室、市国债管理办公室、市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市交通路政管理所等7家事业单位,新成立市委改革办、市湍河湿地公园管理处、交通局执法所等4家事业单位,收回事业编制42名。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有效推进。全面推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工作制度。新办理初始登记单位14个,变更登记68个,共登记事业单位914个,登记率100%。办理年检单位839个,年检率94%。积极推进市一高中、赵集镇中心校、花洲实验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开展事业单位实地核查工作,对因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合并或新设的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的68个单位进行了现场核查,加强有效监管。同时,电子政务工作成效明显,监督检查工作扎实开展,以及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