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州 越 调

2020-06-15 10:24:12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邓州越调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2011年,邓州越调被中国文化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由国务院公示。

邓州越调又称“南阳大越调”,是河南越调的“上路调”(豫东流派)和“下路调”(豫西流派)的两个流派之一。根据代代师承关系的老艺人们描述,邓州越调是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归隐宛西时,开创吟唱的越调曲牌,并演变传承到今天,形成了“邓州越调”。

邓州越调在唱腔方面独具风格,早期多用D调,后来兼用降E调,长期保留了俗称“起腔”,即以假腔演唱的传统“花腔”,真假腔结合,最终演变为“九腔十八调”,其主要伴奏乐器以象鼻四弦为主弦,这在“上路调”的班社中已再难见到。邓州越调拥有《抱令牌》《孔明祭灯》等369台优秀传统剧目,在明朝嘉靖年间,便以“乡戏”唱红豫西南、鄂西北。

“越调”在唐朝以前也只是一个曲调,也没有形成板腔,没有剧中人物,没有故事。到了唐朝,便形成了戏曲板腔,有了故事性的演唱,有了剧中人物,也就具备了向戏曲形态演变的明显势态。明清时期,元杂剧叫作“传奇”,清代越调发展已经步向辉煌,民国时期,特别是在河南省,形成了较快的发展局面,仅在邓州境内的越调班子就多达70多个,越调戏深深地扎根于邓州大地。在当时越调分流派的时候,邓州越调以独特的四弦为领奏乐器和花腔演唱,成为正宗传统艺术形式,也被称为“豫西越调”。如今邓州越调的称谓,十分确切,它更具体准确地体现了地域特点和形成的流派风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邓州越调由我市越调剧团承担保护传承的任务。邓州市越调剧团在清代叫“邓县越调班子”,1948年,戏班子解散。后来,邓县解放,名角史道玉仅用两天时间恢复戏班,当时定名为“邓县越调剧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县撤县改市,“邓县越调剧团”随之更名为“邓州市越调剧团”。

如今,邓州市越调剧团现有事业编制40个,演职人员29人,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至40岁的有13人;40至50岁的有11人;50岁至60岁的有5人;三级演员、三级伴奏员11人,四级演员、四级伴奏员18人。

近年来,市越调剧团积极开展非遗展演下乡进村、进社区和进校园、扶贫专场巡演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年均演出在300场以上。同时,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不仅在城乡物交会搭台演出,还在市区广场、影剧院、人民公园、小游园和集镇等地开展非遗集中展演活动,把邓州越调送到百姓家门口,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国宝级非遗瑰宝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时,市越调剧团对以前的珍贵资料进行了系统收集、分类归档,共整理出传统剧本、曲谱8部,其中包括《抱灵牌》(上下部)、《大明英烈》(5部)、《盔婴记》《大保国》等;还收录《秦英征西》《哭监》(3部)、《藏龙舍子》(4部)、《李天宝吊孝》、《白奶奶醉酒》等18部剧目的光盘和部分乐谱,对重点整理出的秀传统剧目《藏龙舍子》进行了复排,并收集了许多老艺人的剧照和生活照,特别收集到了越调艺术大师申凤梅1963年向邓州越调老艺人史道玉求学的照片、与邓州老艺人牛德山的照片等,以及早年越调剧团获得的各级各类奖牌(状)、荣誉证书等。

市越调剧团先后聘请多名邓州知名老艺人,开展集中专题培训授课活动,对各位老师的专题授课进行实地录像,收集、存档备查。把录制的视频和照片等相关资料,刻录光盘存放保护,作为永久珍贵档案保管。

为了让邓州越调这一非遗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弘扬,市越调剧团于2019年6月招收新学员14名,并将这些新学员送到南阳市文化艺术学校进行严格的业务培训,让邓州越调这一非遗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