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让我难忘的心灵之旅。党史学习教育我和同事们一起,参观了韩营陶岔渠首建设指挥部,之所以说是心灵之旅,是因为内心深处,有着满满的感激和感动。
小时候,我就听奶奶讲过陶岔故事。当天更是亲临现场观看了历史资料,聆听了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之后,才知道在美丽壮观的南水北调背后,还有一段振奋人心、坚强不屈、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故事。
陶岔村,原本隶属于邓县九重公社,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南水北调中线引渠工程初步竣工,丹江口水库淹没了淅川县大面积土地,1972年12月,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归淅川县,陶岔村作为九重公社的一个村,也划归淅川管辖。
听讲解员讲到:“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专家们的勘探调研,陶岔成为渠首的选定之地。1969年1月26日,引丹大会战渠首工程在陶岔村石盘岗开工。原邓县10万青壮年轮流上阵,历时10年时间,付出141人牺牲,2287人伤残的巨大代价,开挖4.4公里引渠,建成了渠首闸及刁河灌区的配套工程,共完成土砂、石6470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15万余立方米。整个工程开挖的土石,如果筑成宽、高各1米的墙体,可绕地球一周半。”
听后,我颇为震惊。作为一名80后的党员教师,我了解到当时山多地少,石厚土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机械化更是十分匮乏,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邓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雄伟壮观的陶岔渠首大坝,为南水北调做出了巨大贡献。
陶岔工程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由于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每个民工每天只能清汤寡水,以天为被地当床,用人力创造了伟大奇迹。
陶岔引丹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引水北上,邓县民工住的是茅草棚,睡的地窝子,冬天寒气刺骨,夏季酷热难挡;吃的是红薯面,喝的是黄泥水,最好的生活改善,也只是用红薯面掺少许白面做成的“花里卷”,邓县人民凭着自己的双手,靠一锤一钎、一锹一镢、一瓢一桶,历经寒暑,硬是挖掘修建出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渠首”。
几十年后,一渠甘甜纯净的丹江水,从陶岔渠首喷涌而出,蜿蜒北上,走中原,穿,抵京津,滋润着沿线的土地和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传承引丹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辈,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积极践行爱国爱党爱岗的优良传统,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牢记光荣使命,不仅要把引丹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发挥好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