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灵魂的旋律

2021-06-18 11:00:40 作者:陈 迥 来源:
分享到:

宝贝们,你们要我谈谈音乐?老师没有音乐细胞,能不能不说,非得说啊?好好好,主题班会你们是主人,老师得听你们的,那就谈谈老师和音乐的有关故事吧,就从小时候说起。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来了一名长发的男教师,带来了一个洋气玩意,外形像一个大葫芦,老师说是吉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十里八村我们见过的乐器,是一位卖艺老人的破二胡,所以说吉他,可真是个稀罕物呢!

那位青年教师,没事就爱嘣嘣地拨弄琴弦,我们一听到吉他声,当即啥也不玩了,连瞎眼老太太的枣子也顾不得偷了,一窝蜂地趴在门口、窗台,瞪着眼睛盯着、听着。那独特的音色是多么迷人啊,“嘣嘣,嘣嘣嘣”,听起来就像有一把小羊角锤捶打着你浑身酸困的筋骨,美妙、舒坦,让你忍不住眯上眼睛。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老师弹奏了一首不知名的曲子,我忽然就听了进去,觉得自己像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禁不住傻傻地笑了,手中的枣子撒了一地。

上中学的那个秋天,我爷爷去世了,吊唁的人络绎不绝,鞭炮声此起彼伏。终于该安置的都安置了,渐渐地静下来,天空下起了小雨,疲惫的亲人们守着那黑漆漆的棺材,静静地守着老人,满身心都是无法言说的悲伤,这时嘹亮的唢呐响起来了,苍凉、高亢,是那首《篱笆墙的影子》:“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呀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是啊,一切都在,可爷爷已经去了。姑姑告诉我“人都会去的,无非早晚而已”。刚满十二岁的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死亡,眼泪霎时又流了下来,这凄凉的唢呐声,把一颗尚在稚嫩中的心生生地搅碎。从此,老师一听到唢呐声,心脏就会阵阵痛疼,唢呐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断魂的乐器。

别哭,别哭,老师也不哭!其实啊,老师后来也想啊,我们本来就比长辈晚来十几、几十年,这些亲人啊,他们一定是去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在那里等着我们,再过十几、几十年,我们也会去到那里,一定会再见面,再享为人子孙的福,再尽为人子孙的孝!这样一想,是不是好受多了。

少年时期,为了跃出农门,阿爹阿娘咬牙送我去离老家十几里的穰东镇上学。记得是一个深冬的星期天,同学们都回家了,只有我还滞留在学校里。不是我不想回家,而是不敢,因为一回家,正在劳作的阿娘就会说:“怎么又回来了?”那语气,显得很无奈。沉默中我渐渐明白,毕业班的孩子是不应该想家的,要化想家为学习的动力。

那一天,阴沉沉的天空挂满了铅块,家不能回,书在手中,却静不下心去读,远处人来人往,可热闹是他们的,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想哭,可哭不出来。突然教师宿舍楼里传来音乐,有位老师将双卡录音机的音量放到了极致,开头,就是八个八度重音,劈头盖脸地朝我砸来,铿锵的音符击得我头皮发麻,喉咙发紧,接着,我就像坐上了一辆驶向未知的敞篷列车,穿越在风霜雪雨里,我感觉到鹅毛大雪弥天盖地,音乐回荡在整个校园。一曲终了,我仍呆呆坐在窗前,心却变得宁静,室外真的雪花纷纷扬扬,世界一片洁净祥和。

想知道这是什么曲子?是贝多芬闻名世界的《命运交响乐》。和着音乐,我找到了勇敢、坚强,也明白了生命之所以精彩,苦痛挣扎不可或缺,有苦难的持守,才会品尝到幸福的甘甜。当然了,那是穿越灵魂的旋律,也是今天老师给你们讲音乐故事的初衷,希望大家为梦想而努力读书,在苦闷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使自己成为一个造福社会的人。

好了,宝贝们,主题班会时间到了,老师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