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网讯 糊汤面是豫西南农村的一种家常饭。
冬天的夜晚,北风呼啸,冷气逼人,寒风中,炊烟飘来糊汤面的香味。随着妈妈的呼喊声,在外疯跑的孩子带着一身寒气,回到家里,端起放在锅台上的一大碗糊汤面,浇一点辣椒水或者蒜水,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瞬间,一股暖流顺着肠胃浑身散发开来。细密的汗珠爬满了额头,从头到脚都是暖洋洋的。
糊汤面,以它的粘稠、喷香,暖胃、暖身,成了冬日农家人御寒的佳品。
我搬迁到邓州,眨眼已经十年多,每到冬天,夜晚最爱吃的也是糊汤面。
在我们移民村,进入冬天,村民们晚饭喜欢吃糊汤面,做法仍沿用在淅川老家时做糊汤面的方法:在水烧开前,总喜欢放一些干酸菜,水烧开之后,再和几把玉米糁,滚几滚,再下面条、放盐。这样的糊汤面煮的越久,吃着越香。玉米粥特有的香气和着干酸菜特有的酸味,让你胃口大开,食指大动。如果再配上一碟辣椒水,或者蒜水,口感更好。吃了第一碗,还想吃第二碗,直吃到肚子再也盛不下,才放下碗来。
我移居邓州后,发现左右乡邻也喜欢吃糊汤面。做法大致差不多,只是选材不同罢了。
记得那是搬迁到邓州的第二年秋天,我带着新收获的玉米到街上的电磨房磨玉米糁,有一位邻村的老乡也带着小麦来磨糁。在我的记忆里,小麦可以用来磨面,也可以用来做麦仁,小麦磨糁,我是头次看到。于是很是好奇,忍不住问磨小麦糁的老表,小麦磨糁做什么?他说,和锅做糊汤面啊。我不知用小麦糁做的糊汤面是什么样子,也许与我们常吃的面糊涂差不多吧。
后来与几位朋友到街上饭店吃饭,喝罢酒之后,照例要吃碗饭收场。当地的朋友点的是糊汤面,并特别点明是芝麻叶糊汤面。端上桌的是一小碗糊汤面条。汤是面汤,下锅菜是芝麻叶。这芝麻叶吃到嘴里软、滑,粘香,与小麦面汤的确是绝配,与玉米粥相比,风味的确不同。
我不知道邓州的糊汤面起源于何时,为什么面条锅里要和小麦糁,而不是玉米糁,也许这是当地老百姓的一项创举,更符合当地生活实际。粗粝的小麦糁保留了小麦麸皮中维生素A、纤维素等营养元素,似乎更符合养生的需要。
我可以想象,在北风凛冽,雪花飞舞的寒冬腊月,在穰原村村落落的厨房里,柴锅里滚着小麦糁和的面汤,里面下着芝麻叶、面条,锅底下不急不躁的火苗把锅里的这些食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粘又香,软滑爽口,再配上一碟辣椒水或者蒜水,让你吃得额头冒汗,胃里暖和,浑身热乎,手脚再也感不到寒冷,躺在床上,安安稳稳地睡一个好觉,梦里还在呓语着:芝麻叶糊汤面,暖胃、祛寒,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些家庭在做糊汤面时又进行创新,锅里加上羊肉、胡萝卜、香菇等食材做成羊肉糊汤面,成为滋补养胃佳品,更好。
说话间,又是一年冬天。有好友送我一小袋芝麻叶干菜,吩咐我做糊汤面时,下锅吃。
晚上,妻做面条,喜欢在面条上撒一些面粉,下到柴锅里,再丢上干芝麻叶,滚煮得时间长了,就成了糊汤面,配一碟萝卜丝,辣椒水,食欲大增,两人吃得直打饱嗝。这时才明白,不知不觉中,我们都爱上了小麦糁做的糊汤面。
妻说芝麻叶糊汤面吃着好,便想自己也制作干芝麻叶。她是个坚定的实践者。秋天,她掐来芝麻叶,淘、蒸、晒、揉、再晒、包装,只等入冬食用。到了冬天,她又开始收集辣菜、白菜,着手榨酸菜,她说,记着自己是邓州人,就要经常吃芝麻叶小麦糁糊汤面,想淅川了,就做玉米糁酸菜糊汤面。
老故乡、新家园的情思,随着糊汤面在血液里流淌,生活的原味伴随着糊汤面幸福着自己的日子,顿觉冬天不再寒冷,天天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