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西凤头岑子村

2019-10-23 14:37:40 作者:笑熬浆糊 来源:邓州网
分享到:

  岑子的胶片油画

  谈到岑子村的胶片油画,就绕不开几位岑子村的村民——

  刘克定(字于一),自幼喜欢书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在南阳靳岗学校求学期间,有机会学习西洋油画技法,后在内乡教学时,因日寇侵略,国土沦丧,许多大学、中学搬迁到内乡境内,刘克定认识了许多大学的老师,后到河南大学进修,又学习了国画技法,为学校和刊物设计图案,积累了绘画经验。

  因为当时生活困难,刘克定就用广告色在纸上作画,画花鸟、人物等,供人们装饰家庭选用,以此变卖或换取粮食贴补家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岑子村刘建华在西峡县工艺美术厂工作,工作之余常和刘克定一起探讨绘画技法,对玉石雕刻和颜料使用等进行研究和创作。尤其是对传统纸质书画技法、原料进行不断地丰富和改造,为岑子油画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岑子村民刘长述,外出经商中偶然发现当时的稀缺商品胶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板厂公社王庄的第二胶片厂生产),透明度高,耐腐蚀性强,易于运输,不易损坏,于是找来胶片若干,请刘克定在胶片上尝试作画。刘建华根据工作经验,建议把广告色换成油画颜料,利用香蕉水或汽油调和,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胶片上创作成功。

  据说当时在胶片上画的第一幅画是一枝牡丹花,三人端详来端详去,一致觉得无论色彩和观感都比纸质画好看,欢喜异常,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尝试画了人物、花鸟、山水,一幅一幅都比较满意。后来又把现成的内容利用胶片透明性好的特点,进行雕刻拓印,这样既省工省时又提高了效益。

  由于胶片油画可以利用现成的版面进行涂色,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只需掌握油画调色技巧即可,于是岑子村不少村民纷纷登门求教,学习制版印刷、调色涂色等技艺,刘克定都细心解答,直至来者学会为止。刘建华利用工作之便,只要发现有好的内容、先进的技术,都及时提供信息,使岑子村的油画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同时刘长述则在南阳市进行推广销售。

  一时间,岑子村上至白发老人,下到青年孩童齐上阵,岑子油画一度享誉一方,在岑子村致富路上,书写出了浓浓的一笔。

  岑子戏班唱四方

  修祠堂、造戏台,一度成为村庄一道别样的风景。在当时没有网络、没有过多消遣方式的年代,听戏是最流行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之一。乡村戏曲演出,给农民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情感的巨大满足。

  岑子村民刘雨躬(字云堂),自幼聪明过人,有戏曲艺术天赋,年轻时跟着长兄四处奔波经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贩卖生丝到汝州、宝丰等地,看到当地流行唱高台曲,戏词通俗易懂,清新自然,表演粗犷感染力强,多是劝孝行善内容。刘雨躬就跟着民间老艺人学艺三年,学会高台曲目中多种角色,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并能自导自演。

  学成后,刘雨躬筹建戏班,请同族刘克定画戏袍道具,组织人员练功练唱,创建了岑子戏班。刘雨躬组织戏班唱戏人员在岑子排练义演后,到四邻八村巡演,他一方面经常加班加点给演员说戏,从剧目、角色、道具、编排,皆亲力亲为;一方面又四处寻找演出业务,使得演员们的收入日渐增加,当时在乡亲们连黑馒头、花卷都吃不到的情况下,戏班的演员已能吃到白面馒头,乡邻羡慕不已,后来同村外姓乡亲也纷纷加入曲剧团学艺,戏班成员不断发展壮大。

  岑子曲剧团最为兴盛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曲剧团当时享誉宛西。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老艺人的逝去和电视的普及,戏班几乎没有再演出。

  现在空留的戏箱道具,在纪念着刘雨躬先生的首创和付出,无言地诉说着岑子戏班不仅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也曾一度给人们带来的欢悦。虽说曾经的锣鼓喧天已被时代淹没,但它的功绩必将永存。

  在老百姓的价值观里,朴素的是非观念特别强烈,戏曲里人物的忠奸,情感的真假,是非曲直,黑白分明,往往成为百姓生活的依据和价值准绳,老百姓的道德判断也往往在戏曲中得到共鸣和再现。戏曲的“高台劝话”常常会内化成他们生活的日常道德,编织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四百年来,岑子村民在这方厚土上,从岑子做盆、岑子糊水泥缸、岑子画画、岑子戏班等一路走来——他们摔下汗珠,在实践中发明创造;他们咬牙前行,在创造中丰富了生活;他们勤劳团结,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个实体,体现了一方百姓的聪明智慧;他们直面坎坷困难,挺起了不屈家族向上的脊梁!(全文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