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营人的异俗

2019-12-20 09:45:45 作者:黄仁和 来源:
分享到:

邓州市城西至冠军故城45里,刁湍二水间的村落里,生活着两万多名闽营人。他们是南明提督水陆军务、少师兼太子太保永安侯、清慕义伯黄廷(1620年—1717年)的五营亲兵在邓军垦时留下的后裔。因官兵来自福建沿海,故地方上俗称“闽营人”。

三百年来,当年驻扎的营寨,现在已发展为不同姓氏的村庄,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情礼仪虽多被地方汉化,但仍保留着部分独特的习俗。

宗教信仰:闽营人信仰妈祖。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福建莆田沿海地区。妈祖原名林默,是当地一个为救助海难而献身的未婚女子。生前行善济世,常在湄洲海面,乘船渡波,救护遇难渔民和商人。升天后,人们对她怀念感戴,继而立祠祭祀,尊为海神,称其妈祖。元代被封为天妃;清康熙年,又封为天后。闽营人既来自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由来已久,屯军于邓州后,在城内建立了中原规模最大的闽南风格的妈祖庙,即天后宫(现城区二小)。

节日习俗:每逢年节,蒸供飨馍加建曲红顶,建曲为福建特产,借以怀念故土;腊月二十四祭灶,有异于地方腊月二十三祭灶,因当年黄廷率部腊月二十四至邓,此时小年刚过,补过小年,后沿成俗。

称谓:曾祖称“早公”,曾祖母称“早玛”,祖父称“公”,祖母称“玛”,爹称“嗲”(音dia),妈称“尼牙”(二字连读nia),姑奶称“高抱”,姑称“高”,哥称“香”,姐称“撇”。

满月酒:满月酒这一习俗也称为“请送庚”,仪式内容为“压胆”“加志”“取名”等,主旨为祝愿孩予将来成长为勇敢的人。一般由婶娘背负婴孩,手擎破伞,绕自家的房屋走一圈。边走边用竹仗敲地并以闽南语喊着“老鹰”;为使孩子日后不畏风险,还要往婴孩脚面和胸前压上一轻巧的秤锤,此举叫“压胆”;命名也是诞生仪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上喜坟:成婚后,新郎新娘要“上喜坟”,参拜死去的长辈。

葬俗:闽营人亡故后,讣告家祖亲友。亡人入殓后,棺木横放中堂,下垫一木板,大头朝左(上位),小头朝右(下位),棺木中间放一供桌,桌上摆放红顶供香馍、纸钱、香表、刀头等,并燃一蜡烛长明,停灵三天。头天晚上,将其亡人棉被、农物扔到房屋上边,席子、枕头拿到十字路口烧掉,谓之烧铺;不报庙、不送城,出殡前一天晚上,更深人静之时,由死者亲属手持雨伞,身背包袱,从死者身上跨过,给亡人送包袱,包袱内包有用黄白金铂纸折叠成的元宝,即为送金银财宝,并用一纸条作封条将包袱封好。封条上写某年、某月、某日,写上亡故人的名字收,落款送包袱人,写近期亡故人的名字,是死者能使动的人。晚上,趁鸡不叫,狗不咬(十二点左右),由孝子和帮忙人吃过夜宵之后,帮忙人挑一担或一桶冷浆水(刷锅水),去十字路口,将冷浆水倒十个小圈,在第十个小圈再倒一个大圈,留两个门,意在进门和出门。然后把包袱放在圈内烧掉,面朝东南福建台湾方向跪地叩拜或蹲身双手合十,喋喋哭诉:“嗲呀(或尼牙等)回去吧,返回故土,穿越大海,回到台湾,那里有咱的家园,山也青,水也甜,列祖列宗盼团圆”,此谓送包袱;出殡时,棺木小头朝前,意为站着行,回故里;到坟地后,帮忙人抬着棺木绕墓坑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下葬入土时,墓坑底部放一木块,象征舟船,由亡灵乘之返回家园。而后按定向回土封埋,三百年来,此葬俗一直延续至今。

总之,闽营人植根于闽台,繁衍于邓州,与邓州人和睦共处,却用异样的习俗心系故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