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蕴玉的家风家训

2020-08-11 16:47:43 作者:朱可铮 来源:
分享到:

杨蕴玉,1919年生于邓县(今邓州市)构林镇。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牺盟会晋东南分会锄奸部部长,中共昔阳、左权县委书记,中共太行五地委妇女部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局妇委第一副书记。建国后,历任北京市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驻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书记、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是中共八大代表,中纪委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人们称杨蕴玉为“大杨”,这个称呼从太行山叫到北京,从全国妇联叫到教育部,周恩来也亲切地这样称呼她,这个看似平凡的称呼,浓缩了杨蕴玉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她是邓州的骄子,是全国人民的“大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大杨”的点滴家事中感受一脉相承的红色家风。

“你们不能忘了左权县的奶爹奶娘,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们。”

杨蕴玉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历任左权县县委副书记、书记,带领大家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分别于1940年、1942年和1943年生下了大儿子、大女儿和二女儿。生下大儿子奶详(奶娘家是祥字辈,故取名奶祥)仅仅七天之后,杨蕴玉就开始了反扫荡工作,离开了妈妈的儿子没有奶吃,只好在当地的农村给孩子找奶娘。在那个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幼小的孩子辗转流离,几次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性命。后来,大儿子的奶爹在解放后去了合肥,病危的时候,奶娘给杨蕴玉的大儿子奶详发了一份电报。当时,奶详在北京上学,杨蕴玉立刻让儿子坐车到合肥为奶爹送终。

大女儿出生的时候,由于反扫荡形势更为严峻,生活条件异常困苦,没有满月的大女儿身上溃烂,身上竟然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导致她一辈子被严重的皮肤病困扰。杨蕴玉把心爱的女儿寄养在左权县的奶娘家抚养,后来等到大女儿结完婚,还一直与这位奶娘保持联系,大女儿每月都给奶娘家寄钱,一直到大女儿去世。等到二女儿出生的时候,战争形势有了好转,正在县里进行民兵大检阅的杨蕴玉含泪将喂了5天奶的二女儿送给当地一家村里的支部书记领养,解放后,二女儿一直与奶娘家联系,她总是抽时间去奶娘家看望,奶娘有眼疾,二女儿经常给奶娘买眼药寄到家里治病。

这三个孩子都是在左权县生的,由于战争形势复杂多变,三个孩子一共找了五个奶娘喂养。杨蕴玉经常给他的孩子们说:“是共产党养育了你们,你们是妈生了你们,但是你们能够长大,是左权县奶娘的功劳,你们不能忘了左权县的奶爹奶娘,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们。”

“为革命可以牺牲一切,连命都可以牺牲,那么家庭利益怎么也得服从工作利益。”

“人家的孩子是养出来的,我家的孩子是扔出来的。”杨蕴玉总是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她家的六个孩子从小不是被老乡抚养,就是送到哺乳室,或者是全托幼儿园和寄宿学校。她说,既然当初在党旗下宣誓,为了革命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乃至生命,那么家庭利益当然要服从工作利益。

如今,杨蕴玉经常感慨地说:“我年轻的时候,是孩子找不到妈,见不着妈,到我老了以后,是妈见不到孩子……”

杨蕴玉和家人聚少散多,繁忙的工作常常使得她在家的时间很少,几乎给孩子们说不上几句话,但是他们经常用书信来往,传递亲情,优良的家风家训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潜移默化着、氤氲着、升华着。在杨蕴玉第二次去德国柏林民主妇联工作期间,她的小儿子在学校患上重感冒和猩红热,反复多次后竟落下了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哮喘,小儿子落下的哮喘病根让杨蕴玉心痛不已,成为心中永久的遗憾。

杨蕴玉的三女儿是一名中学教师,她在《妈妈,我亲爱的妈妈》一文中这样写道:“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想起了自己妈妈,她年轻的时候,将自己可爱的宝宝一个个送到奶妈家的时候,她坚强的心里,该饱含多少惦念的泪水……我觉得自己更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奉献……”

杨蕴玉的小女儿是这样理解她的妈妈的:“严慈”是人们形容父母教育孩子的不同方式或者角色的分工,母亲一辈子严守自己入党誓言,至公无私,舍小家,为大家,我为有这样一位母亲感到自豪……

“要艰苦朴素,不要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

杨蕴玉长期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就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她依然保持着过“穷日子”的习惯,毛巾用旧了,没有毛了,还是舍不得换新的。

在杨蕴玉88岁那年,她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组织上给她配了专车,如果不是身体原因,她从不坐专车,就连孩子们去给父亲扫墓,都是自己掏钱租车去,绝不使用她的专车。

杨蕴玉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于子女和后辈们,她也经常告诫道:“你们要艰苦朴素,不要有干部子弟的任何优越感。”在她几个孩子的记忆里,无论男孩女孩从小到大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衣服一定给弟弟妹妹穿。后来,杨蕴玉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当上工人,厂里发了新工作服,他也要补上两块补丁,说只有这样才感到自在。

杨蕴玉经常教育子女说,你们要自食其力,不要想着沾父母的光,我也绝对不会用手中的权力为你们谋福利。大女儿是外交学院66届毕业生,本可以被国家体委录取,后因父母文革被打倒,政审不合格,被分配到宁夏石嘴山一个冶金化工厂工作;三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70届毕业生,也因父母问题被分配到辽宁阜新煤矿子弟学校教书;大儿子无奈,只得选择了去内蒙古插队。

文革后期,杨蕴玉被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回到了北京,但在子女的安排问题上,她却坚守“不开后门,不走路子”。她说,一辈子没有向上级为个人利益要过什么,对孩子们的事也不例外。这么多年过去了,六个孩子毫无怨言,至今还有三个孩子没有回到北京,回到她的身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