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史工作的缘故,结识退休教师丁心庚已两年有余,然而知道他是第五个教师节(1989年)国家教委、人事部、总工会联合表彰的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却是不久前的事。
在丁老师的回忆中,我追问了一个细节,丁老师脱口而出:“我后来还评了全国优秀教师。”
丁老师献身教育事业,忠诚尽职、低调做人的品德,真让我从心底佩服——他谈邓州教育的过往、邓县共产主义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却一直很少谈他自己的成绩。若不是这偶然一问,我还真不知眼前的老人竟是教育界的“国优”。
共大附中是1977年10月国家决定恢复高考后,邓县教育局为给荒废十年学业的学子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之所,决定在距县城西南约18公里的原“邓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举办的“青年补习班”,后发展为附属中学。
1977年高考时间定在12月1日至3日。10月3日青年补习班开班,学生有农民,有民办教师,有临时工、合同工,有转业军人,有赤脚医生等,他们或请假,或辞工、停工,纷纷前来学习。先后入班学生420人。
附中校长是李旭,教师从全县选调,丁心庚是语文老师,身份是代课教师。没有集体办公室,老师备课、改作业都在各自住室。没有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药品,物理、化学等实验全靠老师一张嘴讲。没有图书,没有资料。书本、资料全靠老师自找。学校仅向每生收取“页子费”5元,用以刻蜡纸、油墨印刷复习资料。
学校设“教工食堂”和“学生食堂”。但学校老师大多用柴油炉做饭。学生食堂一般早、晚是玉米糁或小米稀饭,中午面条。馍是红薯面馍。菜有辣子、豆豉、萝卜丝、白菜等。整个教与学的条件非常艰苦、俭朴。
学校把地方较大的“学生餐厅”当作文、理科通用的语文、数学教室,厅内坐满了,学生就挤在外面的窗口、门口听讲。下雨天,外面的同学打着雨伞、披着雨衣专心听讲。老师讲课,下面静得真是掉根针都能听得见!现在不提倡满堂灌,但当时要补学的内容太多了,所每节课45分钟都是满满的。讲完课顾不上休息,赶紧去辅导学生……
——现在想来:是责任和使命驱散了身在其中老师的苦和累!
早自习、晚自习,老师到学生中辅导。当时,高压电常停电,学校自发电,到晚上九点半全校停电,学生回到寝室,点着蜡烛、油灯学习。晚上,学校领导、老师值班,催促学生休息。可值班的前脚走,同学们又“偷”学如故!
1978年一二月份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共大附中有310名学生被录取。邓县录取总数达400多人,居全省各县(市)之首。
县教育局决定在补习办班的基础上创办共大附中。当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没有书本、资料。学校领导到县内一、二高中借,去郑州、北京、武汉等地买,老师也从各种渠道找。然后组织各学科老师精选资料,编写各科的复习用书。这各科的“书”都是老师和油印室的裴桂昌刻板、油墨印成的“活页书本”,有时印好后油墨未干就发给学生,手一挨上,便沾着油墨,被称作“墨香书本”。
因整个补习时间太短,学校领导提出要“四抓两精”,即“抓基础知识、抓重点内容、抓学生薄弱、抓强化限时限量训练”,“教师精讲、学生精练”,去繁芜为精简,完成教与学之内容,以达到高考时能顺利应对之目的。
1978年补习时间不足5个月,不足500名学生,录取近400人。
此后,“共大附中”规模为文科2班、理科5班。至1982年7月,5年多时间历经6次高考,在当时全国平均升学率4%(1980年后达6%)的情况下,共大附中的升学率竟达到70%以上,共大附中六届被各级各类高校录取3000多人,并创造了1979年高考文科一班、理科二和三班,1980年高考两个文科班全班录取的辉煌。附中没能考上大学的学生经过这一段学习充电,大都成长为乡村干部、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