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71年,我高中毕业后主动报名到南水北调渠首引渠工地(位于邓县陶岔)参加劳动,开启了一段艰苦但却火热的生活。
我到达陶岔的第二天早上就随大队人马出工干活。工地上广阔、火热的场面令我吃惊不已。渠岸上几面彩旗迎风飘扬,高音喇叭正在播放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成千上万的劳动大军一眼望不到边,有的挥镐挖土,有的持锨铲土装车,有的拉车运土,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架子车一人拉两人推,号子声此起彼伏。劳动工具非常简单,主要是镢头、老虎爪、铁锨和架子车。后来随着渠道越来越深,人工拉车往岸上运土越来越吃力,工地上添置了由拖拉机加钢丝绳加转盘的简易辅助输送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保证进度,公社的监理人员每天到各大队工地查看,测量土方,公布成绩,扬先促后。大队带队领导为了不使本大队落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大家学习毛主席语录,鼓舞士气,那情景跟部队打仗似的。
我自己刚开始主要是挖土、装车,后来学习驾车,驾车时往运行的钢丝绳上挂钩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在这种情绪激昂的氛围中尽管有些紧张劳累,但大家都逐渐习以为常了。
二
工地的生活条件相当差,住宿简陋,餐食简单。不管是公社干部还是普通民工一律住简易草房。草房墙壁用土坯和泥巴做成,房顶用麦秸或芭茅覆盖,室内昏暗,通风漏气,没有桌椅,自带被褥,大通铺睡觉。夜里一人打呼噜,影响十几人,好在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照常可以安然入眠。
餐食是各大队自己解决,有专职炊事员。粗粮多,细粮少,蔬菜缺,只有过节时才能闻到肉香味,不过一日三餐基本能填饱肚子。
工地上亦有娱乐项目,晚上偶尔放放电影或公社宣传队演出。有个别文艺爱好者自拉自唱,吸引不少观众。最多的是晚上坐在地铺上侃大山、说笑话。我们宿舍有个中年人爱说荤段子逗乐,有一次他问大家工地上什么人最多,无人能答,他说男人最多。他又问什么人最少,大家一齐回答女人最少。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三
当时的工地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型体力劳动场所,再加上都是一些硬工具,平时磕磕碰碰造成一些小伤小害在所难免。轻伤不下火线,小伤小害一般不影响工作。我们大队一个小伙子被下坡的架子车在腿上划了一个不小的口子,鲜血直流,到公社卫生室简单包扎一下,第二天又出工了。
重大伤亡事故也偶有发生,主要是工地上放炮炸石引起。尽管放炮选在中午吃饭休息时间,但也会防不胜防,因有些石块飞得很远。在那个年代,人们牢记毛主席教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凭着一腔热血,无怨无悔的奋战。
1972年初,由于工作需要,我被抽回到老家裴营公社玉皇学校初中部任民办教师,告别了火热的工地生活,但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学科与重点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