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艺术

2022-10-10 10:35:16 作者:张庆华 唐 新 来源:
分享到:

1959年10月,刚建成新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是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一组出土于河南邓州的南朝彩色画像砖。这些画像砖画面精美,色彩艳丽,展出后被观众所吸引。关于这些画像砖的出土地邓州,以及它们的艺术魅力也成为多年来观众关注的焦点。

1957年底,张村镇许庄村兴建水利工程,当地村民找砖圈水井,就在村子西南附近捡砖块,一些过去废弃砖室墓被村民挖开并捡走墓砖。有村民发现一座大型“砖箍墓”,随即拆掉了部分墓砖,并捡走墓内部分陶俑等器物,捡砖过程中被墓葬中精美壁画和大量带彩墓砖所惊呆。过去他们经常会捡到一些汉砖,有些汉砖虽然也有花纹,可从未见过这座墓的彩色画像砖这么精美,发现古物的消息一下子在当地传开了。

这个消息逐级汇报到省里,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随即派人前往,在清理过程中通过宣传教育,村民把画像砖和陶俑上交文物队,考古队拉走了大部分画像砖,剩下一些普通墓砖就原址保护,考古队有个叫陈大章的年轻人参与过发掘,后来又到墓地临摹清理并带走了几块有图案大砖。

据了解,该墓南北长9.8米、东西宽3.09米、高3.2米,形制为“凸”字形带甬道券顶单室墓,主要有封门墙、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内随葬有陶俑55件和骨簪、五铢钱等器物。此墓发掘后在学术界引起巨大轰动,考古部门也很快整理出版发掘报告和专门图录,这在当时考古界比较少见。如今这些画像砖分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南阳博物馆等多个文博单位,成为观众了解南朝社会生活的窗口。

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墓,整座墓葬全部用长方形、矩形、方形、楔形、子母形等10余种砖砌成。这些墓砖表面光滑,质地细腻,线条流畅,其中有部分花纹砖内容有莲花、忍冬等图案,内部则用数十块彩色画像砖装饰,这些画像砖大小基本相同,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6厘米,共发现有34种不同类型。该墓时代经考证为南朝,墓主人没有具体记载,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当时守卫邓州的一名大将。这是中原地区目前发现唯一一座南朝彩色画像砖墓,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这些画像砖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各类出行图包括仪仗、武士、鼓吹、乐舞等画像砖数量较多。如国博展厅中一块鼓角横吹画像砖,画面为4位乐手,前两人手持长角号,角端系有半圆形的兽面幡,幡旈迎风飘扬,均做演奏状。后两人一手持鼗鼓,一手拿鼓锤,身背朱鼓。四人均着袴褶,头上戴有斗笠状荷叶帽,正中竖立瓔珞,腰间有束腰外飘,四人均做前进状,当为乐队依仗的形式。此画面线条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一块是牛车出行图,画面为一头戴小冠着袴褶的车夫一手挽缰绳,一手扬鞭,左向赶牛前行,此画面内容中牛的造型很生动,车轮也刻画得很细,牛车上有长檐车棚,车棚上还有几条横宽带来加固,车后面有一条长帷幔随风飘扬。第二类是当时社会流行孝子故事,如“郭巨埋儿”、“老莱子娱亲”等,这类题材较少。第三类是宗教神话题材,如王子乔、浮丘公、青龙、白虎、凤凰、飞天、莲花等,其中不少是与道教文化有关的内容,如展厅中有一幅榜题“王子乔浮丘公”画像砖,画面以嘴含灵芝仙草的凤鸟为中心,右边站着披发一手持麈尾作召唤状且有榜题的浮丘公,左边是捧吹长笙坐于山石之上有榜题的王子乔,周边还分别装饰有云纹、树木、山林等背景。画面反映的内容是记载周武灵王太子乔吹笙引凤,后游于伊洛之间,被方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在缑氏山驾鹤升仙故事。

玄武是古代四神之一,是方位神也是道教神灵,展厅中有一块玄武画像砖,画面为龟蛇相缠的玄武,两旁饰荷叶莲花。该画像砖线条细腻、风格流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精品。宗教题材中有部分佛教文化内容,在展厅中就有几块飞天画像砖,其中一块画面以莲花荷叶组成的博山炉为中心,两边各有一供养飞天,头束发髻,身着交领长裙,裙裾裹足,其向后飘荡的帛带和两腿的屈尊姿势,似从天空飞舞而至。一飞天手中托供果,另一飞天手中托杯盏,两手屈肘前伸作供养状,二飞天上方饰一朵宝相花,周围饰流云。边框无纹饰,此画面线条细腻,有飘逸洒脱之感。

除大量彩色画像砖外,该墓券门上还发现有一幅高3米,宽2.7米的彩色壁画,画面有人物、飞仙等,色彩鲜艳,甚为精美。这些画像砖和壁画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研究南朝社会历史、宗教、民俗、音乐等方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60多年来,这些画像砖几经调整,如今成为国博基本陈列“古代中国”的一部分,展柜里27块画像砖每幅画面都可谓是南朝生活再现,其精美画面在向参观者诉说着南朝的精彩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