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2023-04-04 16:40:51 作者:任崇岳 来源:
分享到:

郡县兴学 仲淹首倡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教育家,毛泽东称他为“办事兼传教之人”。所谓传教,就是兴办学校。在范仲淹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中,鞠躬尽瘁,黾勉国事,尽管王事鞅掌,公务丛脞,但他仍然关注教育,从不懈怠,足迹所到之处,都是书声琅琅,弦歌不辍。即使是穷乡僻壤,孤寒士子也得以入塾读书,一大批人才由此得以脱颖而出。在中国古代史中,还没有哪一个官员能与他比肩。毛泽东说,“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个,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曾国藩作为清代重臣,其政绩固然可圈可点,但在兴办教育上,恐不能与范仲淹媲美。

范仲淹曾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读书5年,后来又在应天府书院执教,成为商丘历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盛事。书院兴起于唐代,乃私人读书讲学之所。五代至宋朝初年,干戈扰攘,兵燹不断,官学凋敝,遂有书院兴起,以补官学之不足。南宋初年人吕祖谦在《鹿洞书院记》中说:“窃尝闻之诸公长者,国初斯民,新脱五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教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尤为著,天下所谓四书院也。”赵匡胤荡平群雄,建立宋朝后,天下初定,百废待举,建立学校之事,不是当务之急,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而莘莘学子又急需有读书求学之所,于是便有满腹经纶的儒士建立书院,聚徒授学,应天府书院等四大书院,也就应运而生。

宋朝初年官学甚少。太宗至道二年(996年)七月,赐嵩山书院额及印本九经书疏,这表明朝廷重视教育,但对学校的扶持只是偶然为之,各州县学校的数目少得可怜。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六月,“诏州县学校及聚徒讲诵之所,并赐《九经》。”太宗只给嵩山书院赐额,真宗比乃父进了一步,给天下各州县的学校颂赐《九经》,但此时兴学的州县仍然寥寥无几,许多州县仍是空白,莘莘学子无处读书。学校大规模发展,是在宋仁宗时期。明道、景祐年间,仁宗下诏让州郡建立学校,赐给田地,拨发书籍,学校比以前有所发展。赐田一般是5顷。既然立学在经费上有了保障,各州县兴办的学校逐渐增多,河南应天府,许、郑、孟、蔡、陈诸州均在这一时期兴办官学,而西京洛阳的州学在此之前已经设置。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大兴州县之学。庆历四年(1044年)仕宗下诏说:“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子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有司其务严训导,精察举,以称朕意。学者其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由是州县奉诏立学,而士有所劝矣。

仁宗令各州县都要建立学校,教授由各道遴选部属官员担任,如果人数不足,可在民间有道业的耆宿中选用。这样一来,教授们都有了俸禄,不再有衣食之忧,可以专心致志地教授生徒,学校才得以蓬勃发展。

自宋朝肇造至庆历四年,立国近一个世纪之久才大规模地兴建学校,范仲淹椎轮之功不可泯没。如果没有范仲淹的努力与坚持,宋朝在各州县立学的时间,还不知延宕到何时。《宋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文正公传》云:

初,仁宗以前,天下州县未尝立学。公自始筮仕以迄参大政,其间历守诸州郡,所在必开设学校,率先训督,教育多士,首以吴郡所卜居之宅奏请立郡学。至庆历四年诏州县皆立学,从公请也。

宋人家国安说:“本朝郡邑有学自范文正公始。”元人杨载也说:“及公(指范仲淹)参预大政,首为仁宗言,诏州县皆立学。然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也。”范仲淹为宋朝州县学校的兴建与普及作出的贡献,真是可圈可点!

仕宦之处 兴学重教

范仲淹兴学育人,孜孜不倦,仕宦所及之处,皆以兴学重教为急务。他以进士释褐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年30岁。司理参军是个不入流的小官,职责是掌管狱讼,审理刑事案件,与教育毫不相干,但他却对兴学特别关注。广德不但荒凉偏僻,而且文化落后,百姓多是贫窭之家,温饱尚成问题,遑论读书,因此到处都是目不识丁之人。范仲淹找来了当地3位名士作师资,又苦口婆心劝说农家子弟入学读书。从此,在这个不知诗书为何物的山区有了弦歌之声,学子中名登金榜、进士及第者相继不绝。

景祐元年(1034年),46岁的范仲淹因谏诤郭皇后无故不可废而触怒仁宗,被贬睦州(今浙江桐庐),虽然他在睦州时间甚短,却修建了龙山书院,为的是改变那里“豪者如虎”、“弱者如鼠”的状况。豪者之所以如虎噬人,是因为缺少教养,要使他们懂得做人之道,就要“示之以文”,因此必须兴建书院。于是他“延见诸生,以博为约”,创办了龙山书院,敦聘著名学者李觏为讲贯。范仲淹写的《与李泰伯》是一段情真意切的文字。

某顿首秀才仁弟;别来倾渴无已,想至仙乡,拜庆外无恙。此中佳山水,府学中有三十余人,阙讲贯,与监郡诸官议,无如请先生之来,必不奉误,诚于礼中大有请益处。至愿至愿:不宣。……此地比丹阳又似闲暇,可以卜居,请一来讲说,因以图之,诚众望也。

李觏是大学问家,范仲淹怕他不肯前来,便动之以情,先说“倾渴无已”,又说“此中佳山水”,“可以卜居”,一片虔诚,灼然可见!

景祐元年六月,范仲淹奉调苏州,回到了桑梓之邦。公务之暇,他热心教育事业。莅任伊始,当地士绅朱公绰便请求办学,范仲淹当即上报朝廷,朝廷同意设立苏州郡学,并拨田5顷作为经费。1顷地为100庙,500亩地在今天看来是不小的数目,但筹建一所郡学,要建校舍、购设备、买图书、聘师资,就嫌得捉襟见肘。范仲淹又慷慨解囊,捐出了自己南园的土地作为校舍。南园原是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王钱镠之子元璙的别墅,园内溪水淙淙,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是居住憩息的理想之地。到了北宋中叶,钱氏家族已经式微,这块地便售给了知苏州的范仲淹。范仲淹正打算建房卜居,得知办学经费不足,当即决定把这块地捐给郡学。宋人楼钥撰写的《范文正公年谱》云:是年(即景祐元年)公在苏州,奏请立郡学。先是公得南园之地,即卜筑而将居焉。阴阳家谓当踵生公卿,公曰:“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己焉?”遂即地建学。既成,或以为太广,公曰:“吾恐异时患其隘耳。”今学明伦堂东西有公手栽树二棵,郡县各建一石坊树下,题曰:“范文正公手植。”

阴阳家说,这里风水极好,若卜居于地,可以世代诞生公卿。从堪舆学的角度说,此话也许有点道理,但范仲淹却说,与其我家世代诞生公卿,何如天下优秀士子都在这里读书受教育,将来公卿岂不更多!如此襟抱,实在难能可贵!学校建成后,规模宏大,大成殿、公堂、泮池、斋室,一应俱全。苏州郡学即今日之苏州中学,岁月悠悠,历经10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当年的大成殿、泮池等建筑依然完好,保存着当年风貌。

要办好学校,聘请学富五车的教席是当务之急。范仲淹首先想到了他在应天府时曾资助过的学子孙明复,给他写信说:“足下未尝游浙中,或能枉驾,与吴中讲贯经籍,教育人才,是亦先生之为政,买山之图,其在中矣。”所谓“买山”是指归隐,意思是说,如果孙明复愿意长期在苏州讲学,将来归隐之处,我都替你筹划好了。可惜此时孙明复正漫游河朔,未能应命前来。范仲淹于是又聘请了宿儒胡瑗。胡瑗办学认真,制定了很多学规。也许是学规过于严厉,使学生无所措手足,不少学生不遵教诲,师生间有了隔阂。范仲淹遂命他尚未弱冠的儿子纯祐入学,列于诸生之末。纯祐循规蹈矩,悉心遵守学规,其他学生也都不敢放肆了。

自胡瑗执教,苏州郡学名声鹊起,甲于东南,清朝道光年间的《苏州府志》说:“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吴中,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吴郡志》一书说,自苏州郡学创办以来,弦歌不辍,人才辈出,终北宋之世,苏州共出进士159人。明人王锜在《寓园杂记》一书中说:“吾苏学宫,制度宏壮,为天下第一,人才辈出,岁夺魁首。”

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范仲淹被褫夺了权知开封府的职务,逐出京城,贬知饶州(今江西波阳县),这是他第三次遭到贬谪了。已经48岁的范仲淹虽然命途多舛,时运不济,但对兴办学校仍然乐此不疲。他亲自遴选校址,饶州东南一峰耸峙,高达千尺,山上林木蓊郁,山下数湖毗连,湖水淙淙,飞珠溅玉,范仲淹把山命名为文笔峰,湖命名为砚池,都含有兴学寓意,便在此地办学。且曰:“二十载后当有魁天下者。”

治平年间,饶州人彭汝砺果然状元及第,大魁天下。饶州人建了一座“九贤堂”,为9个人立庙祭祀。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哲宗赵煦,共有68人在饶州当过郡守,但能入“九贤堂”的只有范仲淹1人。 (未完待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