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彭桥镇中楼村,乡亲们正忙里忙外,给庄稼浇水、摘辣椒和采烤烟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们都高兴地说:“是党和政府的帮扶,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楼村位于彭桥镇东部,是典型的贫困村,自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在2016年顺利脱贫。
凝心聚力 抓队伍强班子
人心齐,泰山移。中楼村驻村第一书记,是来自市邮政公司的曹海燕,她一上任,就和村干部一起建设村支两委班子,开展党建工作,把甩掉“贫困村”帽子作为目标。注重党员素质教育,发展新党员,发动全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借助“四化双评”平台,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化,“一站式”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通过两年的努力,村支两委班子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重实干的作风有了明显的改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
在该村便民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为孙女办理大学助学贷款的王大娘,工作人员全程为她讲解办理流程,教她填表格、办手续。“现在真的是方便多了,来办事又快又省心,村干部是真心实意为咱老百姓办实事。”王大娘笑着说。
美丽乡村 旧貌换新颜
漫步在中楼村平坦的水泥路上,放眼望去,一栋栋新建的民居整齐整洁,白色的太阳能路灯沿着村道两旁有序排列,自来水通户入宅,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
村民告诉记者:“以前俺们村的小土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出门很不方便,经济收入也很低,修路成了我们最大的期盼。”
近年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主题,结合本村实际,村支两委坚持从村民最基础、最需要的事情做起,通过村村通项目,修水泥路2.4公里,修建生活生产路3公里。安装路灯45盏,实现村中道路照明全覆盖,争取到贫困村文化建设项目,在村子干渠边上建成2000平米的文化广场。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顺畅了,该村就开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改善村民人居环境活动,治理“三乱”、清理“四堆”,协调中标公司设置垃圾箱50个,购置垃圾运输车4辆,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4名成为环卫工人,对村内垃圾定期打扫、处理,实现了日清日运;并在村里道路、居民区里种上了香樟等绿化树,把自来水管铺设到各家门口,饮水安全工程普及率达到80%,基本实现了处处绿、路路洁、户户美。
产业发展 推动精准扶贫
中楼村共有贫困户61户162人,怎么带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是村支两委思考最多的问题。
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村集体经济匮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缺少技术手艺;思想观念陈旧,不能主动创新发展新产业……这是该村过去的真实写照。
村干部多次协商研究,决定因地制宜,大力推动经济作物的种植。目前,该村已种植辣椒600余亩,水稻200余亩,烟叶100余亩,部分贫困户也在政策的帮助下加入了种植行列。
60多岁的井喜芳因病致贫,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种植了水稻,经济收入的提高,让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国家的扶贫政策实在是太好了,像我们贫困户种水稻,每亩地还给补贴200元,我们的收益也大大增加了。”
37岁的村民井长攀种植了辣椒50余亩,水稻60余亩,能吸纳周边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业,在此工作的劳动力每人一天能挣60至100元不等。记者见到井长攀时,他正在辣椒地里浇水,一谈到自己的“种植业”,他就打开了话匣子:“第一批辣椒已经摘了两万多斤,今年的收益不错,我们的生活现在是越过越好了。”
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里还创建了巧媳妇示范基地——宏鑫鞋厂扶贫车间,现有工人30余人,其中贫困户3人,让贫困群众既能靠自己的双手就业挣钱,又能照看老人和孩子。
该村干部和群众一起努力着,也收获着,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宽阔。“经过不断的努力,贫困户通过到户增收、入股分红、光伏发电、自主就业、公益岗位等方式正在逐步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结合实际,加大扶贫力度,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盼头、更加美好。”该村支部书记井金泉说。
村民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贫困户在宏鑫鞋厂扶贫车间做工
村民井长攀50余亩辣椒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