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邓州穰东镇是医圣张仲景故里。
幼时,豫西南邓州陈堂村一带人们所称的“先儿”前面冠以姓,专指中医医生,而西医则直呼其名。本村已无“先儿”们了,但远处的村庄里还有“先儿”,而本村唯一一个西医医生的祖辈究其根本还是中医的“先儿”,可儿孙辈们无一继承祖业。
好的是本村村民们零星地保存着一些土方妙招,口口流传。比如笨薄荷叶炒鸡蛋治咳嗽;黄蒿搓搓擦治“风水疙瘩”(学名是荨麻疹);落枕了,人坐在门槛上让怀孕的女人扭扭头就能好等等。
也有几个“名医”,比如我四爷善治小儿月内“脐风”,不知救活多少十里八乡的小孩,只见请他去治病者都是骑着自行车火急火燎地来,驮着我四爷又火急火燎地走,又不知什么时候送我四爷回来。四爷去看病不开口收费,但听说有红包,不知到底有没有。四爷只会治“脐风”,见人迎面笑,一生乐乐呵呵。干农活也是个好把式,农业技术样样全拿。享年八十余岁无疾而终。
我十来岁时一次吃烙的锅盔馍,突然嗓子一疼,针扎一般,口水都不能下咽。我奶一看,嗓子里没卡啥东西,就对我妈说:“恐怕是火蛾子,东头儿你大奶会治,我得过,她一扣就好。”我妈拉起我就往村东头儿跑,跑到一半,我感觉呼吸都要被阻止一般,嗓子疼得很是厉害。终于到了我老大奶家,在院里一说,老大奶坐在锅门口忙说:“不害怕,小乖,一扣就好。”只见她把灶火里的柴火往灶门里很捣一捣,舀一瓢水洗洗手,拿起香油瓶往白瓷碗里倒了一碗底的油就出来了。她让我张大嘴,看一看那个“火饿子”的位置,用她那抹了一层子香油的粗壮的中指伸进我口中一扣,我“啊”地一声,差点儿要咬住老大奶的手指了,然后我吐出一口粘白带血的液体,竟然好了,不疼了,出气也顺了。我那时觉得老大奶真有本事,救了我一命。
还有一个会捏胳膊腿的叫爷的。小孩子死捶乱打,一不小心扭手崴脚的,大人干活使力不匀,闪腰岔气的,都会找他捏捏。听说也会治肚子疼,我有一次肚子疼,也找过他。他让我一只手背后,然后他拉住我背后的这只手,用他另一只在我后背处肩膀下抓住了一条筋,使劲儿一提一提一提,连提三下,把我疼得出了一身的汗。同样的手法,换手换边再来一次。两次提筋后,又用手在肚子上揉了几圈。好了,肚子疼立马也轻了许多。
上大学去南阳,从邓州一路向东北。穰东是邓州最东北端的一个镇,坐公共汽车来回经过,邓州至南阳,穰东是中间站,汽车票也是南阳的一半上下,比如邓州到南阳是15元,那邓州到穰东或南阳到穰东就是7元或8元,零头是上下浮动的。那时车来车往一晃而过从未下车,一沾穰东的土地,只见过那高大的白色石雕医圣张仲景像立在高台之上。张仲景是邓州老乡,这让我与有荣焉。但此外对穰东没什么深度的印象。只是听说,后来穰东服装突然崛起了,口号是“穰东服装,衣走天下”,有几年开服装节请了赵忠祥来主持。一时风头,邓州无两。
2024年国庆节,难得满满放了七天假,听说穰东又有服装节,于是开车去了多年路过却错过的名镇穰东。
我和妻远远地就停好了车,就是要步行走一走,看一看这穰东的风貌。这儿街上买卖门市与邓州其它处的门市没有多大的区别,但走到了以数字为序的几个街区就会发现不同。这里的服装门市多,更往深处小巷里走走,那些有招牌没招牌的服装加工小工厂更多,它们的门或关或开,门口有人或无人,但总有一些声响发出,我在一个巷子里就看到一个冒着蒸汽白烟的细管子,一看就是制衣的哪道工序。正走间,遇见两个美女一边走一边说:“不让你车停那么远,这儿离服装中心还有几公里哩!”另一个说:“我不是怕人多没处停车嘛!”看样子她们是来进货的。那一个美女又说:“一会儿找个小黄车拉过来。”我感觉服装生意又火了,不过我想现在物流方便,很多生意都在线上做了,即使人不来穰东,货早已送出很多。
衣食为人生一大事,穰东人抓住了“衣”这件大事,也算是为民生之本做了一件善事,衣暖则人不病嘛。
我在高德地图上搜不到穰东地标医圣张仲景雕像的地点,只好在今日头条上搜了个图片,找到一个卖萝卜的老板一问,那老板说一直往前走,一公里就到。
我顺路一直走,还有百十米就看到张仲景雕像的背影。
张仲景的雕像在仲景广场上,广场边两行十来张桌子边坐着十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道旁的树上挂了两个横幅——传承仲景精神,中医利民义诊。在国庆节期间,人流量大,自然就有一些单位、企业或个人要办一些宣传活动,只见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年老人来到义诊的摊位前,让这些年轻的医生们号号脉,问一问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些中医的继承者们仍用号脉这一古老的诊断手段,但也有脖子上挂上了听诊器,桌子上也摆上了血压计,这就是现在所流行的中西医结合。结合是结合了,是继承西医少了,还是继承中医少了?是西医发展多一些,还是中医发展多一些?是中医向西医结合了,还是西医向中医结合了?那些西医们有号脉一说吗?回头看一看我的邓州老乡——医圣张仲景,他手握一支灵芝,似乎要给某一个人,却又无人可接,无人可给,他不禁站在原地,面露诧异之色。
医管生,庙管死。穰东的泰山庙为供奉东岳大帝之道观,可庙门口有大匾上书“中原三元宫”。走进院内,有三四重大殿与若干小殿,里面供奉神仙很多,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真武大帝、东岳大帝、大娘娘、二娘娘、三娘娘、张真人三丰、金童、玉女等等。医生医病不医命,命不久长的人注定要关注人死后的事,这便需要神仙的功能。一个名为泰山庙原为阴司主管东岳大帝的道观,不知几经变迁,庙名变为了宫名,神仙也因人的需要聚集在一起以满足不同人的信仰需要,神仙多了但信众却进得院来无所适从,不求深入了解那教理是如何教人,只一味纳头便拜,只具其形,不明所以。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者众多,留不住真实信仰者。我见这泰山庙院内蛛网横行,尘染神像就不足为怪了。正行间,一个中年妇女从墙角突然闪出开口问道:“烧个香吧,来了烧个。”开口直奔主题,不问休咎,不解休咎,如同乞讨,大煞风景。
近年来,穰东也在努力着,仲景故里景点也初具规模,邓州的中药种植也蔚然成风,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开设有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相信有仲景故里这块招牌,深入挖掘内涵,真抓实干,邓州大地的医圣遗风一定能大风起,云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