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的小花园里种着六棵树,它们绕着花园形成一个圆形的图案。这些树从根部开始,长出三四根差不多粗细的树干,然后结伴向上生长,极像山里的灌木,它们密实的叶子,一年四季吐着绿色或深或浅,四季常青。
初见这些树是三年前一个夏日午后。虽然已经是夏末时节,但阳光还很刺眼,这些树似乎很喜欢阳光,它们的树叶绿得有些逼人,枝叶在南风的吹拂下,好像是在和我礼节性地打招呼。
已经是学区制改革的第二年,因为学校之间相互融合,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熟悉校园,我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本打算要在那方厚土上干到退休的,突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心里有那么一点忐忑不安。因为这些不安,我对这些树也多了一些猜测。
呆呆地注视着眼前这个小花园,心里感慨万千。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由于没有人精心打理,这里杂草丛生,杂草抢尽了花园的风头,这些树似乎并不介意身边生长的是鲜花还是杂草,那摇动的枝叶好像正与这些杂草低声细语。
这里原来并不是一所学校,而是清代所建“双忠祠”的旧址,该祠供奉的是邓州历史上的两位忠烈之士,唐代的张巡和明朝的铁铉。“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是后人对他们最高的褒扬,后来才在这里一步步建起了学堂。不知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师生,是否还记得那悲壮的历史往事?还铭记着他们“忠、孝、节、义”的精神?从传承发扬的角度看,这里作为学校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历史的硝烟总会散去,时代的大潮不可阻遏,从旧时的“私立双忠初级中学”,到后来的高中,再到现在的初中,这里经历了太多的时代变迁,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在时代的沉浮中,一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面对这片土地而深思、慨叹,那时也许没有这个花园,也没有这些树。
校园里除了这些不知名的树,还有很多熟悉的树种。教学楼前四棵高大的玉兰,粗壮的树干和宽大的叶子彰显着这片土地的高雅和厚重;餐厅西边三棵直插天空的水杉,告诉孩子们要有远大的理想,要努力向上;操场跑道周围有悬铃木和冬青树。悬铃木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似乎在提醒大家做什么事都要向最好处努力。悬铃木又名“法国梧桐”,这不禁使人想起那句“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俗语,虽然这“梧桐”并不是诗中的那个“梧桐”,但学校也是一个家,孩子们就是那展翅欲飞的金凤凰。
校园里的每一棵树似乎都有着它的寓意,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它独特的文化美。莫非花园里的这些树也有特点?但因了玉兰、水杉、悬铃木和冬青树,我对它们便熟视无睹。
忽然有一天,我觉得门前的花园好像和以前有些不太一样。定睛一瞧,花园里的杂草已经没了,它渐渐地露出了自己的真容。原来这座花园竟有三层!难怪第一眼看到它时,觉得杂草草长得那么高,这些树就长在第一层,树与树之间种着大片的黑麦草。
树的第二层种植的是没有嫁接的月季,乳白、淡黄、大红的月季花,格外精致,颜色也十分娇艳。里面种的月季倒不多,更多的是遍地的三叶草,开着淡淡的粉红的小花。花朵一朵挨着一朵,竞相吐露芬芳。
最里面的一层,什么花草也没有。那里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石头,造型奇丽,本该种花草的地方砌着石子,青色的石头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已经看不出它原来的色彩,隐约可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周恩来”几个大字,它激励无数青年志士为理想而奋斗,燃起无数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原来这花园有着如此特别的意义。虽然时常想起老校园,心中偶尔还会泛起一些涟漪,但既然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只能跟着时代的潮流往前赶了。我在心里默念,即便是一叶浮萍,也要珍惜和自己相遇的每一条河流和河流下的泥土,努力扎下根来,开出最美的花朵。
逐渐习惯了新的校园生活,每天都是充实的。秋日的一个早晨,我从这个花园路过时,忽然闻到了浓郁的花香,这花香沁人心脾,使人顿觉神清气爽。是花园里又种了什么花吗?我放眼花园,只见这六棵树上不知什么时候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一簇一簇,密密匝匝,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桂花树。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就是雅而不凡的桂花;“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这就是淡然脱俗的桂花!因为有了这些桂花树,这个不起眼的小花园在我眼里格外靓丽。原来,这些树平时的积蓄就是为了这一刻的绽放;原来,最动人的风景就在自己身边。这个花园也许是在提醒我们,如果不能成为玉兰和水杉,不能成为悬铃木和冬青树,那就不妨做一棵桂花树吧!
满园花香中,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校园深处走去。